唐太宗納諫文言文翻譯
唐太宗納諫文言文翻譯
唐太宗納諫是發生在唐朝初期的事情,主要人物是唐太宗、魏徵以及裴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唐太宗納諫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第一種
原文
貞觀三年,太宗謂司空裴寂①曰:”比②有上書奏事,條數甚多。朕總粘之屋壁,出入觀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盡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寢。亦望公輩用心不倦,以副朕懷也。“
注釋
裴寂(570 — 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臨猗東南)人。隋末任晉陽宮副監,以晉陽宮所藏米糧、鎧甲、彩帛等,支援李淵起兵。攻入長安後,勸淵為帝。武德年間任尚書左僕射,掌握大權,曾參與制定《唐律》五百條。後改任司空。貞觀三年(629)被太宗免官,放歸故鄉。
注釋
司空:官名
總:共
孜孜不倦:努力不懈怠
欲盡臣下之情:想使大臣們的內心之情充分表露出來
比:近來
奏:奏報
省:檢查
理:事
公輩:你們
副:符合
懷:內心的願望
翻譯
貞觀(李世民年號)三年,太宗(李世民)對裴寂說:“每當有人呈上奏報的摺子,內容很多,(看不過來時)我總是把摺子粘在牆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用這種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設法做到了解臣子們要表述的情況。常常思考政事,有時到了三更才休息,也希望你們這些臣工們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來報答我的心意。”
第二種
原文
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恆①於宮中養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馬宮人,將殺之。皇后諫曰:“昔②齊景公以馬死sha6*人,晏子請數③其罪云:”爾養馬而死,爾罪一也;使公以馬sha6*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爾罪二也;諸侯聞之,必輕④吾國,爾罪三也。‘公乃釋⑤罪。陛下嘗讀書見此事,豈忘之邪⑥?“太宗意乃解。又謂房玄齡曰:“皇后庶事相啟沃,極有利益爾。”(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
恆①:平常昔②:從前,以前數③:計算;列舉。輕④:輕視;看不起。釋④:取消;解除。常⑤:曾經邪⑥:通“耶”,語氣詞,相當於“嗎”。
翻譯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駿馬,非常喜歡它,平常放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無緣無故突然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氣,要殺那位養馬的官人。皇后勸諫說:“以前齊景公因為馬死而sha6*人,晏子當著齊景公的面列出養馬人的罪狀,說:‘你把馬養死了,這是第一條罪狀;你養死了馬而使國君sha6*人,老百姓知道後,一定怨恨國君,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其他諸侯知道後,一定看不起我國,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齊景公聽後便免了養馬人的罪。陛下您曾經讀到過這個故事的,難道忘了嗎?”唐太宗聽了皇后這番話怒氣就消了,他對大臣房玄齡說:“皇后用平常的故事來啟發影響我,確實很有益的。”
第三種
原文
武德末,魏徵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太子陰相傾奪。每勸建成(即太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太子,召征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為之斂容,厚加禮異,擢拜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征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曰:“卿所諫前後二百餘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參預朝政。深謀遠慮,多所弘益。大宗嘗謂曰:“卿罪重於中鉤①,我任卿逾於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與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宮,宴近臣。長孫無忌曰:“王珪、魏徵,往事息隱,臣見之若仇,不謂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徵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征每犯顏切諫,不許我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太宗大悅,各賜錢十五萬。七年,代王珪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太宗曰:“朕拔卿於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於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
唐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魏徵對曰:“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臣又聞古語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
①中鉤:春秋時,齊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管仲輔佐公子糾。一次,管仲用箭射中齊公子小白的衣帶鉤。後齊公子小白獲勝即位,是為齊桓公,他以管仲為相。
翻譯
武德末年,魏徵擔任太子洗馬,見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傾軋duo6*權,常常勸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殺了太子以後,召見魏徵責備他說:“你離間我們兄弟,為什麼?”旁人都為他擔心恐懼,魏徵慷慨自如,從容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從我的話,必定沒有現在的災禍。”太宗聽了很受震動,對他厚加禮遇,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讓他進入臥室請教為政之道。魏徵平素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剛強正直,不屈不撓。太宗每次與他談論,都很高興。魏徵也很高興遇到知已之主,用盡全力為太宗謀劃。太宗又慰勞他說:“你所諫諍的事情前後有兩百多件,都很稱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誠為國,哪裡能夠這樣?”貞觀三年,升為秘書監,參與朝政。他深謀遠慮,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太宗曾對他說:“你的罪過比管仲射中齊桓公的衣帶鉤更重,我任用你卻超過齊桓公任用管仲。近世君臣相互信任,哪裡有像你我這樣的?”貞觀六年,太宗駕幸九成宮,宴請近臣。長孫無忌說:“王珪、魏徵,從前侍奉太子,我見了他們就好像見了仇人,沒想到現在卻同在宴會上。”太宗說:“魏徵從前確實是我的仇人,但他盡心為國,應當嘉獎。魏徵常常犯顏直諫,不容許我做錯事,這就是我敬重他的原因。”魏徵拜了兩拜說:“陛下引導我讓我說話,我才敢直諫。如果陛下不採納我的直言,我又怎么敢冒犯龍顏、觸犯忌諱呢?”太宗很高興,每人賞賜錢財十五萬。貞觀七年,魏徵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為鄭國公,不久因為生病請求辭職,太宗說:“我把你從囚虜之中選拔出來,委任你要職。你見我的過錯,沒有不諫諍的.。你難道不知道金子在礦石中,有什麼珍貴嗎?經過良匠的反覆錘鍊就成為寶器,就為人珍視。我自比為金,把你當做好的工匠。你雖然有病,還不衰老,怎能讓你就這樣辭職呢?”魏徵於是不辭職了。
唐太宗說:“做天子的人,如果是有道之人,那么百姓就會推他做國君;如果是無道之人,就會被百姓拋棄,(百姓)確實值得敬畏啊。”魏徵說:“自古喪失了天下的國君,都是在天下安定之後忘記了危難,處於天下大治的景況中而忘記了天下大亂的可能,這就是不能長久地統治國家的緣故。……我又聽古語說:“‘國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載船,也能夠顛覆船。’陛下以為(民心)可畏,確實像您說的那樣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