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遼金元>> 趙孟頫·心經冊頁正文

趙孟頫·心經冊頁

作者:趙孟頫 書體:行書

趙孟頫·心經冊頁


趙孟頫·心經冊頁

趙孟頫《心經》冊頁裝,3開。第1開前1開,是白描觀音大士像。第3開後第1開,是白描韋陀像,後面第2-3開是明王稚登、清汪由敦、張照、勵宗萬等人跋和原梁清標題簽。每單開縱28.8厘米,橫10.8厘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原東北博物館)。

此冊原為清張若藹舊藏,有“煉雪鑑定”、“晴嵐居士”等印。乾隆時入清宮,有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心經》原為手卷,入清宮後改為冊頁,並加裝檀香木雕花夾板。《心經》前後的《觀音像》、《韋陀像》是清人所繪。著錄於《秘殿珠林續編》。

這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趙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它運筆自如,清潤流暢,自成面貌,但細分析起來,卻又感覺它筆筆字字都自有來歷。我們知道,宋代書畫藝術到南宋末年已走向衰退。馬遠、夏珪末流的畫風,大多空闊粗疏,韻味全無。書法也早已失去了北宋的生動神韻,傳世的趙孟堅《自書詩帖》、文天祥《木雞集序》,都說明了這種情況。生活在這一時代的趙孟頫,力圖矯正時弊,有所作為。如同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托古改制一樣,他在書畫上,也以提倡“貴有古意”,來振興頹勢。在書法上,他用心臨摹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智永的字帖,力求從魏晉人的作品中吸取營養。但宋末元初時,已沒有東晉人那種以玄風為背景的風韻。趙孟頫臨摹的拓本字帖,與鍾、王、智永原寫本的神采也已有距離。這樣,趙的書法也只能是古人的影子,而不可能是古人的再現。加之晉人席地而作、懸空書寫,與元代端坐高椅、據案書寫的姿勢截然不同,書寫效果判若有別。這樣,趙孟頫雖主觀上追摹古人,而實際上卻產生了一種貌似古人的新的書風。

趙孟頫一心尊古、規模古人點劃的臨帖方式,對明清以來的書學影響很大。至於他借鑑行書的筆法與小楷的結體來寫大楷,創造出一種別於歐、柳、顏體剛性楷書的柔性趙體楷書,則因其適應性強,大可書寫匾額,小可謄錄殿試大卷,影響就更大,試看元代刻書一律通行趙體,就可知趙字的風行程度了。


趙孟頫·心經冊頁


趙孟頫·心經冊頁


趙孟頫·心經冊頁

2015-10-13 12:36:2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