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遼金元>> 王庭筠·題《幽竹枯槎圖》卷正文

王庭筠·題《幽竹枯槎圖》卷

作者:王庭筠 書體:行書

王庭筠·題《幽竹枯槎圖》卷

【釋文】黃華山真隱,一行涉世,便覺俗狀可憎,時拈禿筆作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

王庭筠題《幽竹枯槎圖》卷,絹本,38.1×217.7cm(全幅),墨筆。日本京都藤井齊成會藏。

其書取法米芾,又兼有晉人風韻,筆致俊逸、神氣超邁,不失米書法度。故元代著名書法家鮮于樞認為米芾之後,學米書而得神韻者,僅王庭筠一人而已。明李日華也說:“庭筠書法覺頓雄快,與南宋諸老各行南北。”王庭筠對趙秉文等金代書家有很大的影響。

古木竹石是中國文人畫多表現的題材。善作此內容的畫家往往是文學之士,並標榜其多是追求雅逸淡遠,以簡寓繁。早在北宋初,表現寒林就很興盛,常見一些作品中畫寒林一片,枯木蕭瑟,並多見窠石與古木為伴。但到了元代,又加上修竹森林,並多取近景,便成為古木竹石了。這幅畫是這類作品的經典。畫中的柏樹幽竹著墨不多,卻簡練地勾畫出兩者的神貌。全畫取橫式構圖,應當說是取近景的局部,中間畫一棵粗壯的古樹,枯枝上古藤纏繞。一側有一支竹挺拔向上,在畫的頂部散落下一些竹葉;在樹的根部旁邊也有竹叢相擁,形成上下呼應;竹葉結組呈輻射狀,潤如帶雨,與枯樹幹逢春所生的團團葉簇相比對,更顯無限生機。筆墨上千濕並用,濃淡相間,盡現墨韻之神奇。樹幹的描繪用筆蒼渾老辣,展現出古木飽經風霜依然堅挺的風骨,給人一種歷經滄桑的歲月之美。其境一如杜詩云:“柯如青銅根如鐵,霜皮溜雨四十圍。”畫卷後有自識“黃華山真隱,一行涉世,便覺俗狀可憎,時拈禿筆作枯木竹石、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可見作者清高之志。圖上鈐 “三希堂精鑒璽”等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