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先秦>>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正文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作者:不詳 書體:隸書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1994年春,香港文物市場出現一些戰國楚竹書。關注戰國竹簡文字編纂的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光裕將信息告知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同時電傳了一些摹本圖片。1994年5月,上海博物館(下簡稱上博)斥資購回。為第一批竹簡,殘簡、完簡1200餘枚。同年秋冬之際,又一批相關竹簡在香港出現,文字內容與第一次楚竹書有關聯,香港的上博之友朱昌言、董慕節等多位香港人士出資收購,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為第二批竹簡。這一批竹簡的特徵和第一批竹簡相同,並可相互綴合,總計497枚。

這些竹簡長度23.8至57.2厘米不等,寬約0.6厘米,厚度為0.1至0.14厘米。

經上博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的科學測試與比較分析,當為戰國晚期楚國貴族墓中的隨葬品。內容總80餘種,包括原存書題20餘篇,全部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焚書坑儒”前原始的、第一手的戰國古籍,涉及歷史、哲學、宗教、文學、音樂、文字、軍事等。其中以儒家類為主,兼及道家、兵家、陰陽家等,多為傳世本所無。有些雖有傳世本,如《周易》等,文本也多有不同。由於竹簡是劫餘截歸之物,出土的時間和地點已無從確認。雖傳聞來自湖北,但無確證。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附錄】開闢中國書法藝術的新視野

——簡要介紹《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作者:李金泰) 

一九九四年春,在香港古玩市場上陸續出現了一些竹簡。對戰國文字編撰非常關注的張光裕教授,把上述訊息告訴給上海博物館館長馬存源先生,馬先生和上博的專家們就香港電傳的”窘行分析研究後,認定其為先秦古籍,其文字和已出土的戰國楚簡文字一致,系國之重寶,決定立即搶救這批竹簡,由博物館出資收購。這年五月,一千二百多枚竹簡運抵上海博物館。同年秋冬之際,香港古玩市場又出現一批竹簡,計有五百餘枚,其文字和內容與上半年收購的那批竹簡如出一轍,應是同一地點出土的文物。感謝香港的朋友們,他們在上博資金困難的情況下,集資購買後贈送給上海博物館,使得這批國寶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上博兩次入藏的楚簡總計一千七百餘枚,總字數三萬五千左右。由於這些竹簡是劫餘截歸之物,出土的時間、地點已無從知道,當時有傳聞說來自湖北。據《郭店楚墓竹簡》報告,郭店楚墓為一九九三年冬發掘,流散至香港的竹簡為一九九四年春初現,兩者時間相去不遠,且兩者在形制、材料、內容、文字諸方面都有關聯,人們懷疑這批竹簡也出自郭店楚墓。

這兩批竹簡入藏後首要的任務是作好除污、脫水、去色的保護工作,至一九九七年,全部楚簡可以在自然或人工光線下進行排比和研究了。於是上博遍邀海內外古文字學專家,對全部竹簡進行文字隸定和內容釋讀,對竹簡重新編聯排序。至二〇〇〇年十月,研究整理工作告一段落,專家們得出了初步結論:這批先秦古籍涉及政治、哲學、軍事、歷史、文學、書法等諸方面,文章總篇目不下百種,且大多數已經失傳,只有不到十種能和流傳至今的先秦古籍相對照。為了方便古文化和古文字工作者作進一步的研究,也為了給書法工作者提供資料,上博決定,從二〇〇一年十一月起,根據整理結果,次第選摘發表,截至目前為止,《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已陸續出版發行了六冊。據悉,已出版的戰國楚竹書前六冊竹簡總數還不到七百枚,尚有一千餘枚竹簡還在研究整理之中。

上博楚竹書研究,是當下古文字學、古文獻學以及思想史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人們研究楚簡,本來有三個出發點:一個是文字,這是載體;一個是文章,這是內容;還有一個是書寫,這是形式。現今人們研究的重點是在文字和文章上,相應的學術團體和研究機構數以百計,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專家學者面對著斷簡殘編在冥思苦索,孜孜以求;每天都有新鮮的見解,睿智的發現,連篇累牘地發表在各種各樣的學術期刊上。但是在書寫——即對形式的研究方面,書法界從理論到實踐都落後了,而書寫,恰恰是楚簡研究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楚簡是中國文字史和書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階段。楚簡在中國書法史的地位,其書法學意義,書法美學價值,書法藝術特點和藝術風格,對當代書法的影響和現實意義,都是當今書壇學術研究的重大課題。非常可惜的是,一般書法工作者和大多數書法愛好者對於楚簡知之甚少,這一方面是我們專業工作者宣傳不夠,另一方面是各級書法組織引導不力。其實,現已出版的楚簡專著,除上博六冊外,另有《郭店楚墓竹簡》十五冊、《包山楚簡》、長沙子彈庫帛書等等。這些書籍資料對於我們研究楚簡,促進當代書法藝術的繁榮,是非常有意義的。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上圖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六冊《孔子見季桓子》的部分圖錄。我們管中窺豹,看一看楚簡書法曾經達到了怎樣的歷史高度。《孔子見季桓子》不見於先秦典籍,為儒家重要佚文。全文以對話形式記載了孔子與季桓子有關二道、興魯的討論。時間約在魯定公五年(前505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年)的十年間。《孔子家語》記載孔子二見季桓子,《韓詩外傳》、《新序》記載“孔子侍坐於季孫”,但具體的談話內容一直成為歷史之謎,本篇楚簡的發現終於讓我們讀到了孔子與季桓子的對話,了解了孔子關於“二道”的精闢論述以及孔子法古興魯、仁政賜愛、司不失人的相關理論。

“孔子見季桓子”全文總計二十七簡,折損相當嚴重,竟無一支完簡。簡最長者50.2厘米,最短者僅9.5厘米;簡寬0.6厘米。完簡當在54厘米左右,三道編繩。竹黃面書寫文字,竹青面留白。竹簡上留天頭下留地腳。文字書寫在第一編繩和第三編繩之間,完簡的書寫文字當在四十字左右,全篇現存554字。書法神奇峻秀,清新爽朗,在方圓兼備、剛柔並濟的筆觸中,時時透露出一股瀟灑飄逸勁健雄肆的風神,如果說,其它楚簡向人們展示的是各種各樣尚不十分成熟的隸化品格的話,那么,《孔子見季桓子》就以它的波狀筆畫(如 恐 、 仁 、 則 )和向左下半包圍的結構(如子、可等),以及間或顯露的蠶頭燕尾和楷化筆意,向我們證明,楚簡已有相當成熟的隸書了。

戰國楚竹簡,上海博物館藏

筆者曾將《孔子見季桓子》雙鉤響拓後詢之於大方之家(見上圖),無不驚為隸書傑作的。我們知道,楚簡是中國文化史上第一批用毛筆書寫的文字,在此之前,中國系統的文字形態是甲骨文和金文,但甲骨文和金文一是刻二是鑄,它們都與毛筆書寫無關,從嚴格意義上說,它們都不是書法。沒有毛筆順時序的一次性揮寫,就沒有書法藝術。因此,毛筆書寫是中國文化發展史,特別是中國文字史和中國書法史最重要的關節。由於毛筆筆毫柔軟的緣故,又由於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的改變,當然,更由於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感悟和審美需求,毛筆書寫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創造了筆畫——點橫撇豎捺。我們來看看附圖二和附圖三:“迷”、“逃”、“德”字的點,“士”、“皇”的橫,“人”、“仁”的撇,“樂”、“女”、“夫”的捺,等等。所有這些,你在甲金文字中是找不到的,它們只是線條化的產物,而楚簡用毛筆書寫開闢了中國文字和書法筆畫化的時代。《孔子見季桓子》只是楚簡書法的冰山一角,深刻發掘其書法史意義和書法美學價值,對於繁榮當代書壇法創作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如果我們的各級書協組織,廣大的書法工作者和書法愛好者都能有意識地關注楚簡書法,積極開掘由楚簡構成的巨大的藝術寶庫,中國的書法藝術必將產生革命性的變化,楚簡必將成為中國書法創作的又一個巨大源頭。

2018-4-4 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