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魏晉>> 三國吳 蘇建《禪國山碑》正文

三國吳 蘇建《禪國山碑》

作者:蘇建 書體:篆書

三國吳 蘇建《禪國山碑》

三國·吳 蘇建《禪國山碑》(傳)

又稱《封禪國山碑》、《天紀碑》。篆書,三國·吳天璽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傳為蘇建所書。碑在江蘇宜興。《集古錄》云:“孫皓天冊元年,禪於國山,改元天璽,因紀其所獲瑞物,刊石于山陰。”碑文紀吳得祥瑞,封禪於國山之事。據《宜興志》載,國山本名離墨山,以孫吳時大司徒董朝封於此,故又名董山。山在宜興縣張渚鎮北十里,碑即立於山頂之上。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謂:鄉人又俗呼此碑為“囤碑”,“以其石圓八出形如米廩雲”。

《禪國山碑》為三國時期重要碑刻之一,自宋以來,多見著錄。其書淳古秀茂,體勢雄健,筆多圓轉,繼承了周秦篆書的遺意,與方折突出的吳《天發神讖碑》相異趣。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其“渾勁無倫”。楊守敬《平碑記》云:“秦漢篆書,自《琅邢台》、《嵩山石闕》數碑而外,罕有存者,惟此虧巍然無恙,雖漫漶之餘,尚存數百字。玩其筆法,即未必追蹤秦相,亦斷非後代所及。”

【集評】

歐陽修《集古錄》云:“孫皓天冊元年,禪於國山,改元天璽,因紀其所獲瑞物,刊石于山陰。”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謂:“鄉人又俗呼此碑為‘囤碑’,‘以其石圓八出形如米廩雲。’”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其“渾勁無倫”、“筆力偉健冠古今”。

楊守敬《平碑記》云:“秦漢篆書,自《琅邢臺》、《嵩山石闕》數碑而外,罕有存者,惟此巍然無恙,雖漫漶之餘,尚存數百字。玩其筆法,即未必追蹤秦相,亦斷非後代所及。”

清方若《校碑隨筆》載:“篆書。43行,行25字。在江蘇宜興。天璽元年。”又:“惜少完本,故行數位數所述不同。牛氏金石圖、吳氏金石存謂二十行,牛氏則作行十九行,吳氏則作行九。北平翁氏得三十一行,行二十五字拓本,謂可辨者五百十二字,以為完全矣。迨海鹽吳槎客騫拓全文並作碑考極詳,知統前後連無字而尚存筆跡之行數計之,實為四十三行,行二十五字。翁氏存其說,惟不計其已泐字之八行,謂可見三十五行,可辨五百九十三字。按福山王文敏曾得舊拓本,至吳槎客記西面上截泐紋尤深,更歷歲月當折一角云云。審近拓不但此角至今未折落,所存帝王等字右方泐紋亦未侵連。記之以俟再後之校此碑者。近拓碑尾有‘同治辛未春閩甘澤宣來拓並記’十三字,極惡劣。”

清楊賓《大瓢偶筆》:“吳皇休明八分書禪國山碑,在今宜興縣董山,世無拓者。壬辰春,從弟千一以事至宜興,拓以相寄。雖漫漶而筆力尚在,在三段石上。”

王壯弘先生《增補校碑隨筆》(修訂版)雲:“石在江蘇宜興張諸鎮西南五十裏董山上。碑形微圓,四面環刻,東北二面多磨滅,西南二面微泐”。

1   2 下一頁 尾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