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越行楷跋王著草書《千字文》
作者:周越 書體:行楷
周越行楷跋王著草書《千字文》絹本設色,縱138厘米、橫51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跋王著《草書千字文》,凡行十二,一百零二字。
釋文:王著初為隆平主簿。太宗皇帝時,著因進書,召轉光祿寺丞侍書,錫以章綬;仍供職館殿。太宗工書,草、行、飛白神蹤冠世,天格自高,非臣下所可倫擬。而著書雖豐妍熟,終較疏慢。及是御前,莫遑下筆。著本臨學右軍行法,爾後浸成院體。今之書詔,蓋著之源流。臣越題。
周越字子發,北宋鄒平(今屬山東)人。曾官主客郎中。朱長文《墨池編》評其“草書精熟,博學有法度,而真行不及,如俊士半醉,容儀縱肆,雖未可以語妙,於能則優矣。”《宣和書譜》稱:“天聖、慶曆間,以書顯,學者翕然宗之。”黃庭堅早期曾從其學書,稱其:“下筆沉著,是古人法,若是筆意姿媚似蘇子瞻(軾),便覺行間茂密,去古人不遠矣,何止獨行於今代耶。”
宋代的周越可謂大名鼎鼎,因為他曾是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米芾、蘇軾在書法學習上的老師或追崇者。但可悲的是隨著三位書法家水平日增,眼界日高之後,他們又紛紛對周越提出了批評或埋怨,如黃庭堅說:“予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蘇軾說:“草書非學聊自娛,落筆已喚周越奴”。不難看出,他們批評周越書法的一個關鍵字是“俗”。
周越的書跡除了少數一些刻帖外,真跡目前只有這幅跋王著草書《千字文》,因為書寫的對象和內容,決定了周越對此幅作品書寫的認真態度,可以說能代表周越的真實水平。在這幅作品中,書者的書寫功力是較深的,但書法之間沒有貫氣,略顯拘謹,一些筆畫也過於媚俗,尤其是其書寫的“走、之”,如“進”、“蹤”二字,“走、之”便明顯有抖擻之弊。儘管如此,周越是擅書者,這點不容置疑。同時,周越作為宋初書壇承上啟下者,這唯一的墨跡更顯得重要。
2017-12-27 15: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