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昚·草書後赤壁賦卷
作者:趙昚 書體:草書
草書《後赤壁賦》卷,宋孝宗趙昚書,用金泥墨書寫在高尚莊嚴的磁青紙上,縱24.5厘米,橫101.4厘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由於該作之末沒有作者的款識,因此對於書寫人是誰這一問題,從元代起就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宋徽宗趙佶所書,有人認為是宋高宗趙構之作,還有人認為是宋孝宗趙昚手筆。(註:關於書作者問題,元朝的俞貞木認為是趙佶所書,但遭到了同為元朝人黃本等人的質疑。楊仁愷指出,《後赤壁賦》為趙昚作品,並提出了相關論據。具體詳見《關於宋孝宗趙昚<後赤壁賦>的幾點考察》,載《楊仁愷書畫鑑定集》)趙昚學趙構書法很像,幾可亂真。從書寫上分析,趙昚作字較之趙構,往往落筆凝重不夠,結字略顯鬆懈。檢視此卷,正有這樣的欠缺。再則,趙昚更喜愛蘇軾詩文,因此這件草書《後赤壁賦》卷當出自趙昚之手。
書法是歷代帝王在登基之前的必修課,它關乎一國之君的臉面和尊嚴。他們學習、接受詩文、書畫之類的傳統文化,表示出對文化的崇敬和親近,這樣做有利於穩固統治地位。上述徽宗趙佶、高宗趙構、孝宗趙昚即是例證。
在各種書體的書寫中,草書最為簡潔洗鍊。一個十分複雜的漢字,可以簡略成幾根線條;一 件草書作品,只需連續幾個動作,連綿而下,便告成功。如果說楷、隸、篆書行筆舒緩,如端人正襟危坐,那么草書則更具動感,兼能含納激越之情。可以這么說,人人都能寫楷、隸、篆書,但草書絕不會是人人都可以寫好的。由於草書省去了許多筆畫,使空間結構產生了很大變化,更須理清脈絡,這對書家的技巧要求就更高、更精。如果不明草理、不依草法,而任墨成形、信筆為體,就難免會產生失誤,作品也就會演變成無法辨識的“天書”。草書書寫全然是精神化的漫遊,是人精神的一種外現。依此來審視這卷草書,我們就會發現趙昚是具備書寫技巧的書法家。他以心靈對草書作出深刻體驗,使性情與功力相得益彰。
在南宋,以趙構為中心,學習書法風氣甚濃,成為小朝廷“中興”的一種點綴。趙昚受這種氣氛的影響,愛好書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他曾自稱“無他嗜好,或得暇,惟讀書寫字為娛”(馬宗霍《書林紀事》)。在書法上,趙昚秉承家法,並有機會得到趙構的親授,故明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說:“孝宗書有家庭法度。”這件草書《後赤壁賦》卷結字循規蹈矩,草法純熟而嚴謹,筆畫秀勁勻整,筆意圓潤,行筆圓轉流暢,又具有沉著遒勁的韻致,頗具流暢而能渾厚、飛動而兼沉著之美。作品通篇氣象渾穆,一氣呵成,可見書者書寫時神完氣足、興致清暢。面對此作,我們仿佛看到趙昚把筆濡墨,在那一段磁青絹上舒心揮毫,營造出一片春雲浮空、卷舒起伏、變化多端的圖景。此作雖為草書,讀之卻使人感受到不溫不火、從容自如的大將風範。趙昚書法無連綿苟且之習,用筆起訖分明,筆筆清楚,字字獨立而氣脈連貫,易於辨識。我們可以從中抽出單個的字來一一欣賞,即便脫離整幅的語言環境也不礙觀瞻。趙昚此卷有自家面貌,但也淵源有自,從筆意、字勢中均可看到唐、宋書家對他的影響。注重法度是趙昚書法之長,這與蘇軾主張“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是一致的。世雲“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是就唐與宋的整體書風而言的;倘若專論草書,宋人也是“尚法”的。趙昚書法即可印證這一點。
趙昚(1127—1194)為南宋第二位皇帝,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由於宋高宗趙構唯一的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只好從旁系家族中選擇趙昚為後繼者。紹興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讓位於趙昚。趙昚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他又讓位於兒子趙惇。趙昚於紹熙五年病逝,享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