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河西簡牘遺墨
作者:金萌 書體:隸書
河西地區的主體地貌是荒漠戈壁,南面是東西走向綿延千里的祁連山脈,北側是騰格里大沙漠。祁連山冰川在春、夏、秋季有季節性徑流滋潤著走廊地區的低地,形成了富饒美麗的綠洲。戈壁綠洲乾燥少雨多風沙,相對嚴酷的地理條件形成了保護古代遺物的良好環境。
西漢武帝時期為解除匈奴在西北的長期威脅,出兵河西屯邊、屯田,隨著漢代對這一地區的經營,出現了大量的簡牘文書,這些文書在河西這種特殊的自然條件下得到良好的保護。今天,河西地區成為了中國古代簡牘最豐富的蘊藏地之一。
河西漢代簡牘的最早發現者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他第二次中亞之行時(一九○六—一九○八),在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三角洲地區,發現了漢代烽燧、城障遺址。後隨漢代烽燧沿著疏勒河岸溯流而上,追尋至敦煌東北處,找到了由塞牆、烽燧、城障組成的漢代長城,並在漢代烽燧遺址中發掘得漢簡七○五枚,其中有紀年簡一六六枚,最早的是西漢武帝天漢三年(前九八),最晚的是東漢順帝永和二年(一三七)。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斯坦因進行第三次中亞探險考察,他沿著敦煌漢代邊塞烽燧遺址向東,穿過安西、酒泉至金塔,並在這一段漢代烽燧線的遺址中獲得漢簡一○五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