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明朝>> 王鐸《臨蘭亭序並律詩帖》正文

王鐸《臨蘭亭序並律詩帖》

作者:王鐸 書體:行書

王鐸《臨蘭亭序並律詩帖》

王鐸《臨蘭亭序並律詩帖》,行書,絹本,書於明天啟五年(乙丑1625),各25.3X17cm,吉林省博物館藏。

天啟乙丑(1625年)仲冬十三日,王鐸在蜀亭老先生齋中見到花絹,遂臨《蘭亭序》並書9首趙孟頫律詩。因為是好絹,王鐸在跋文中打趣說“料不令措大賠也”。

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露下碧梧秋滿天,砧聲不斷思綿綿。北來風俗猶存古,南渡衣冠不後前。苜蓿總肥宛騕裊,琵琶曾泣漢嬋娟。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

趙孟頫《聞搗衣》

溪上東風吹柳花,溪頭春水淨無沙。白鷗自信無機事,玄鳥猶知有歲華。錦纜牙檣非昨夢,鳳笙龍管是誰家?令人苦憶東陵子,擬問田園學種瓜。

趙孟頫《溪上》

絕頂清秋凌翠煙,登臨應費酒如川。平生能著幾兩屐,負郭何須二頃田。 初日出雲光射地,雙溪入湖波接天。升高望遠我所愛,青壁有路何當緣。

趙孟煩的《次韻剛父無逸游南山作》

層顛官閣幾時修,遶檻長江萬古流。白露已寒秋草綠,斜陽雖好暮雲稠。平南籌策張華得,治內人才葛亮優。景物未窮登覽興,角聲孤起瓮城秋。

趙孟頫《多景樓》

雨華台上看晴空,萬里風煙入望中。人物車書南北混,江山襟帶古今同。昆蟲未蟄霜先霣,鳳鳥不鳴江自東。綠髮劉伶緣醉死,往尋荒冢酹西風。

趙孟頫《金陵雨花台遂至故人劉叔亮墓》

東南都會帝王州,三月鶯花非舊遊。 故國金人泣辭漢,當年玉馬去朝周。 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千古興亡盡如此,春風麥秀使人愁。

趙孟頫 《錢塘懷古》

山城秋色靜朝暉。極目登臨未擬歸。羽士曾聞遼鶴語,征人又見塞鴻飛。西流二水玻 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圍。如此溪山良不惡,休文何事不勝衣。

趙孟頫《東陽八詠樓》

閒行騎馬到林間 晴霧都沉遠近山。瓊樹著花春自早,翠禽雙語意相關。一杯到手先成醉,萬事無心觸處閒。猶欠抱琴來托宿,靜中規寫水潺潺。

趙孟頫《弁山佑聖宮次孟君複韻》

天門日涌大江來,牛渚風生萬壑哀。青眼故人攜酒共,兩眉今日為君開。蒼崖直下蛟龍吼,白浪橫空鵝鸛回。南眺青山懷李白,沙頭官渡苦相催。

趙孟頫《蛾眉亭》

天啟乙丑仲冬十三,偶訪蜀亭老先生,烹魚酒快譚拈得花絹,輒書卒,章恨腕中鬼不能驅,筆帶習氣不得暢懷然,知己歡骨中雖無粟影一段情致料不令措大賠也。

有誚我以惡札作業,來生懺悔,余將含笑而不之顧。友弟嵩樵史王鐸。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 頁 全文

2018-9-27 9:40: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