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允臨行草《書溫庭筠等詩卷》
作者:范允臨 書體:行草
范允臨 行草《書溫庭筠等詩卷》(局部) 紙本,縱30.2厘米,橫 675.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此卷前有范允臨自題“興與墨飛”行書引首。全卷共由八首詩組成,其中《舞衣曲》、《惜春詞》、《春愁曲》、《春江花月詞》、《懊惱曲》、《西州詞》為溫庭筠詩,《桐花落》出於元稹,《雞鳴曲》為李廓所作,俱見《唐詩才調集》。該卷書於明崇禎三年(1630),時范允臨73歲。從全卷最後范允臨的題跋看,這是應一孺老先生的索書而作,並且是他大病久未習書後的首次創作。即便這樣,范允臨僅用一日就完成了如此長卷,可見他雖然年事已高,卻依然具有旺盛的創作能力。另外,這么高齡的老先生還能嫻熟地完成如此長篇巨製,並且筆法精到,結體自有法度,可見其紮實的書法功底。從書法藝術本身考察這幅作品,在用筆上,范允臨筆法源於董其昌,不喜側鋒,幾乎筆筆中鋒。在深厚功力的支撐下,全卷筆法非常規整,乾淨利落,老到純熟,沒有輕描淡寫的花把式。在起筆上,每一筆畫盡顯尖鋒入筆的凌厲。其筆畫纖細、飄逸,可見行筆的輕盈、嫻熟。而其出鋒收筆,更是灑脫自然。觀此卷,猶如晚霞中靜靜飄起的一縷炊煙,在靜穆的村莊上空飄蕩,給人以自在、閒適、滿足的愜意感。從結體上看,整幅作品行、草書交錯:行書結體穩健,外輪廓大都呈橢圓形,不求大起大落的起伏跌宕;草書是完全的小萆風格,書家把每一筆畫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不刻意去追求放縱與內斂的鮮明對比,而是力求每個字的平衡與穩健。從章法上看,全篇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儘量明顯拉開,求得疏朗明快,而且每一字筆畫的輕與重、粗與細、長與短、暢與澀、尖與鈍、斂與放以及字與字的互相搭配等都處理得非常適當,從而形成整幅長卷統一的章法布局,給人以和諧的均衡之美。
但是,據筆者個人淺見,范允臨其入其作並不廣為傳習,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是范允臨沒有站上明代書法的高峰,更沒有在中國書法史上成就一流書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他的書法沒有形成完備的個人風格。也許是他學習過董其昌,抑或是間接受到了董其昌的影響,他的作品呈現的就是董家氣象,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書風。在書法藝術的長河裡,沒有自身風格的作品很難得到長久的傳承和發展。甚至可以說,沒有獨特風格就沒有藝術存在。
2018-5-23 17: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