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泊趙屯》
全文:
憶昨省觀趨{左氵右霝}川,萊衣擁綠方少年。
艱難險阻俱未歷,孟浪勇決唯爭先。
舟發趙屯猶未飯,有風北起空濛間。
掀搖三山簸五嶽,巨浪倒潑東南天。
千林向人俱頓仆,兩岸過眼真飛騫。
帆牆回戛河漢底,鷁首俯飲蛟龍淵。
跳波濺沫來四面,坐中時得鯉與鱣。
妻啼婢訕殊不顧,兀坐正讀逍遙篇。
為言方破萬里浪,不爾捉月為神仙。
江中逢巨石,頗突為引牽。
逡巡水勢亦平緩,倖免肝脛輸烏鳶。
暮投彭澤宿荒草,神驚魄顫何能眠。
自茲稍悟垂堂戒,靴紋才起不敢前。
矜持太過僅無患,往往所至傷流連。
乃知老謀與壯事,心膽殊異難兼全。
重來此地畏洶湧,藏舟別浦看漪漣。
魚跳鷗下自可喜,何用蛟鱷飲流涎。
斜陽依依照草木,夾岸葭菼鋪書氊。
兒今弱冠昔何有,昔頷無須今皓然。
二十餘年才瞬息,時事幾蛻如秋蟬。
區區走俗亦何賴,安得尺地巢林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區區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區區之薛。——《戰國策·齊策四》
區區之地。——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何乃太區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區區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區區之數
區區五毛錢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2) 猶方寸。形容人的心
區區之心
(3) 舊時謙辭,我
區區嚮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4) (語氣不莊重)
此人非他,就是區區
(5) 誠摯
感君區區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走俗
(1).指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語出 南朝 宋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 宋 范成大 《次韻林子章阻淺留滯》:“我從走俗言無味,君已鳴文筆有神。” 清 趙文哲 《乞畫一百二十四韻寄贈王犍為明府》詩:“抗塵復走俗,顧影中自憮。” 清 董元度 《夜雨讀朱太史次筠李上舍蟠木聯句》詩:“強踏京華塵,抗顏還走俗。”
(2).追逐時尚。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五·巾詩》:“ 正德 中年,京都士人忽焉以巾易帽,四方效之。然巾本古冠服也,一時變更,自覺駭異。況販夫走卒,亦有戴之者,以其價廉易辦耳,殊可惡也。於時予有俚語四句,以詠人之。曰:‘忽出街衢不奈看,今時人物古衣冠。望塵走俗人心厭,況又庸人戴一般。’”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尺地
一尺之地,極言其小。《孟子·公孫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漢書·主父偃傳》:“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 唐 韓愈 《薦士》詩:“通波非難圖,尺地易可漕。” 明 吳寬 《叢桂堂前五詠·藤》:“牆頭何須附,尺地幸相容。”
林泉
(1).山林與泉石。《梁書·處士傳·庾詵》:“經史百家無不該綜,緯候書射,棊筭機巧,並一時之絶。而性記夷簡,特愛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此箇閤兒雖小,其間趣不讓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許渾》:“ 渾 樂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懷古,已見壯心。”
(2).指隱居之地。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張司馬啟》:“雖則放曠林泉,頗得閒居之趣。”《舊唐書·隱逸傳·崔覲》:“為儒不樂仕進,以耕稼為業……夫婦林泉相對,以嘯詠自娛。”《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後,縱然終老林泉,便算榮逾台閣。”
孔武仲名句,泊趙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