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平湖十里堤,新蕪苒苒綠齊齊

楊簡侍象山先生游西湖舟中胥必先周元忠弈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簡的《侍象山先生游西湖舟中胥必先周元忠弈》

全文:
百里平湖十里堤,新蕪苒苒綠齊齊
水晶宮裡光風靜,碧玉壺中遠近迷。
局外有棋輸與我,口邊得句豈須題。
流鶯卻會幽人意,故向人間一兩啼。

楊簡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楊簡百里平湖十里堤,新蕪苒苒綠齊齊書法作品欣賞
百里平湖十里堤,新蕪苒苒綠齊齊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苒苒

(1) 長勢茂盛的

苒苒齊芳草,飄飄笑斷蓬。——唐彥謙《移莎》詩

(2) 草木枝葉柔嫩貌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陳詡《龍池春草》

(3) 氣味或煙塵輕飄的樣子

木末北山煙苒苒,草根南澗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 漸漸地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柳永《八聲甘州》

(5) 悄然流逝的

驅驅行役,苒苒光陰。——柳永《鳳歸雲》

齊齊

一齊;全部。《水滸傳》第十二回:“若把幾根頭髮,望刀口上只一吹,齊齊都斷。”《西遊補》第九回:“一班牛頭虎角齊齊跪上,稟:‘爺,有何分付?’” 王汶石 《少年突擊手》:“奶奶還是不放心地在 健兒 身上前摸摸後揣揣,齊齊驗了一遍,才鬆開手。”

恭敬嚴肅貌。《禮記·玉藻》:“凡行,容惕惕;廟中,齊齊。” 鄭玄 註:“恭慤貌也。” 孔穎達 疏:“齊齊,自收持嚴正貌也。”《禮記·祭義》:“卿大夫相君,命婦相夫人,齊齊乎其敬也。” 陳澔 集說:“齊齊,整肅之貌。”

楊簡名句,侍象山先生游西湖舟中胥必先周元忠弈名句

詩詞推薦

百里平湖十里堤,新蕪苒苒綠齊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