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

彭龜年別劉寺簿子澄赴州倅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彭龜年的《別劉寺簿子澄赴州倅》

全文:
新蟬鳴高柳,輕鷗弄晴川。
浮家作遠遊,觴熱豈所便。
武昌古都會,形勝兩國肩。
貔貅雜民居,烽火照敵邊。
朝廷重牧守,尤需治中賢。
君侯文章家,班馬不敢先。
墨莊一種子,落實今幾年。
瞠乎出其後,獨得道學傳。
誠身自孝悌,玩理潛天淵。
悠然靜中春,洶洶風濤前。
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
容台志不舒,別駕用未專。
去就抑何心,行可吾亦然。
余也溝瀆質,誤辱青黃妍。
工夫懇切切,習氣猶拘攣。
居然作別離,欲別思綿綿。

彭龜年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彭龜年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書法作品欣賞
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譽望

名譽聲望。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自 營郃 分司, 盧欽 兼掌,譽望所歸,允集茲日。”《宋史·王禹偁傳》:“以愚觀之,不若不為相之善也,相則譽望損矣。” 清 曾國藩 《苗先簏墓志銘》:“ 高郵 大儒 王氏 念孫 父子,聞君之説,禮先於君,遂與暢論音學源流,由是譽望日隆。”

諸公

(1).眾公卿。《公羊傳·隱公五年》:“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諸公六六為行,諸侯四四為行。”

(2).諸多年老長者。《史記·田叔列傳》:“ 叔 為人刻廉自喜,喜游諸公。” 張守節 正義:“諸公謂丈人行也。”

(3).泛稱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元 貢師泰 《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詩:“買得 吳 船便欲東,更騎羸馬別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個疑難在此,諸公大家參一參。”

挽牽

牽引;拉縴。《新唐書·逆臣傳上·安祿山》:“晚益肥,腹緩及膝,奮兩肩若挽牽者乃能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海運》:“誠以風柔之時,出並海之道,汛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萬櫓,保無他患,可以接濟京儲,羽翼漕河,省換牽之力,免守幫之苦。”

彭龜年名句,別劉寺簿子澄赴州倅名句

詩詞推薦

  • 五君詠·其一·邵君裴才

    方仁淵〔清代〕邵生好滑稽,於我性情真。藏智偏如拙,懷才不厭貧。春風吹麗日,秋水想伊人。瀟灑看君去,梅花幾度新。
  • 感物

    艾性夫宋代〕溪翁擷佳草,日恐飢其魚。霜枯野水落,(左犭右賓)獺搜無餘。翁歸束稿人,寘彼溪之隅。責以警長夜,翁計何
  • 古風十三首·其五

    乾隆清代〕中天秋月皎,四野秋風生。庭梧一葉落,陰蟲相和鳴。鴻雁橫遠塞,音響一何清。蟬嘒忽已寂,又催刀尺聲。物理
  • 寄龍山譚使君五首

    黎廷瑞宋代〕題遍寒岩古佛廬,唐人詩句晉人書。山靈亦恨無清福,消得君侯此卜居。
    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 詩詞名句
  • 送謹師

    薛師石宋代〕謹師牢絆腳,語別意茫茫。入寺隨拐杖,當禪月滿床。多因新見解,拋卻舊篇章。為我金山去,鉗錘問一場。
    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 詩詞名句
  • 蓬溪道中所見

    李新宋代〕詩情冷落接坰荒,鳥語鉤輈伴日長。山館花煩蜂蜜重,溪橋雨潤燕泥香。鄂君被暖春回帳,犬子琴閒月到床。醉里
  •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無人煙雲是四川赴汴都大

    曾黯宋代〕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頹草木深。馬驛錦官俱改轍,獸蹄鳥跡動驚心。生人采捕祠烏鬼,強客椎埋隱綠林。何日
  • 寄靈仲通侄

    釋如珙宋代〕一樓山色好,山是飛來山。座上方外友,身心俱閒閒。秋來幾夜夢,踏月到其問。更轉語方定,瓦爐香未殘。一偈
    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 詩詞名句
  • 錦堂春(留合肥林倅)

    阮閱宋代〕江入重關,山圍翠巘,湖邊自古巢陽。正梅殘林塢,冰泮池塘。聞道當年父老,記梅福、曾隱南昌。有長堤萬柳,
  • 冬日瀛台即事·其一

    乾隆清代〕禁城雞樹曉煙凝,溪壑天然偶眺登。積素墜枝全作雨,懸流落澗半成冰。丹樓翥鳳三洲外,玉殿疏龍五色層。淮浦
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