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詵的《奉和子瞻內翰見贈長韻》
全文:
帝子相從玉斗邊,洞簫忽斷散非煙。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長安日遠那復見,掘地寧知能及泉。
幾年漂泊漢江上,東流不捨悲長川。
山重水遠景無盡,翠幕金屏開目前。
晴雲幕幕曉籠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時為我供畫本,巧自增損媸與妍。
心匠構盡遠江意,筆鋒耕偏西山田。
蒼顏華發何所遣,聊將戲墨忘餘年。
將軍色山自金碧,蕭郎翠竹夸嬋娟。
風流千載無虎頭,於今妙絕推龍眠。
豈圖俗筆掛高詠,從此得名因謫仙。
愛詩好畫本天性,輞口先生疑宿緣。
會當別寫一匹煙霞境,更應消得玉堂醉筆揮長篇。
參考注釋
俗筆
(1).平庸的筆法。 宋 黃庭堅 《跋與徐德修草書後》:“ 錢穆父 、 蘇子瞻 皆病予草書多俗筆。” 明 李東陽 《題趙子昂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后》:“今按,此書累有俗筆,當非 子昂 真蹟無疑。”
(2).平庸的寫作方法。 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一》:“‘不違農時’二節安放在中間,真有天馬行空手段。若在俗筆,定倒在後。”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一:“俗筆必於篇終結鎖,不然則迎頭便喝。”
高詠
(1).朗聲吟詠。 晉 王羲之 《與謝萬書》:“興言高詠,銜杯引滿。”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懷古》詩:“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七:“自別 吳郎 高詠減,珊瑚擊碎有誰聽?”
(2).好詩篇;佳作。 宋 梅堯臣 《晏成續太祝遺雙井茶》詩:“神還氣主讀高詠,六十五篇金出沙。” 明 張居正 《壽馬年兄母八十》詩:“況是 茂陵 詞賦客,可無高詠續《南陔》?”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得名
(1) 獲得稱號或名號
趙雲因常打勝仗而得名“常勝將軍”
(2) 出名;著名
以擅長油畫而得名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王詵名句,奉和子瞻內翰見贈長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