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崔與之的《送洪暘岩赴班》
全文:
法吏了繁劇,儒生擅文墨。
世多兼兩長,遠到須器識。
昔在晉魂公,曾此趨幕職。
一逢龔莊敏,期以柱天極。
紫微得夫君,嘉禾乏栽植。
廣城底山川,融結此英物。
精神天獨饒,醉盎春可即。
讀書細妍磨,作文工組織。
庭隅立兩造,片言分曲直。
疾頑戒已甚,爭事退如默。
武庫物兼蓄,滄海蠡莫測。
同僚總稱好,載路譽聲塞。
五羊書筵重,濟物多陰德。
榮通付儻來,薦剡豈求得。
薰涼快馬耳,汗漫捧鵬翼。
歸裝可對人,南物毫不殖。
二同羞著我,握手倒巾幘。
幽棲泉石邊,喜在文溪側。
平章詩浩蕩,指點棋黑白。
此樂竟何如,滿懷春拍拍。
咳唾落珠璣,襟期重膠漆。
高誦歸去辭,永守兔完冊。
焉知暮歲後,苦被功名迫。
終能幡然起,行矣各努力。
長途希樹陰,蕭邸謹服食。
懸知風月宵,定啟山失憶。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平章
(1).評處;商酌。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糾舉非法,更選忠清,平章賞罰。”《隋書·何稠傳》:“上因攬太子頸謂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後事,動靜當共平章。’”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詔令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城》:“我為君平章已確,即教小娘子從君返魂,好否?”
(2).品評。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遊伴,平章貴价車。” 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卻與平章珠玉價,看醉里,錦囊傾。”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春賞》:“憑欄爭賞,細與平章。” 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將軍歸來猶善飯,平章古玉圖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重,不常設定,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參國事。 唐睿宗 時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 宋 因之,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於丞相。 元 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則為地方高級長官。簡稱平章。 明 初仍沿襲,不久廢。
辨別彰明。《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見勑旨,刊正音律,平章曆象。”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斯足以揚搉誠偽,平章黑白矣。”
浩蕩
形容水勢洶湧壯闊
青冥浩蕩。——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浩蕩的長江
指點
指示;點明
舟人指點。——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指點兩峰。——《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黑白
(1) 黑色和白色的統稱
(2) 比喻是非、善惡、清濁
崔與之名句,送洪暘岩赴班名句
名句推薦
亂水鳴雲際,寒梅枕石根
溥心畬《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