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樓鑰的《陪沈虞卿使君游錢園》
全文:
休沐無官事,公庭且放衙。
城中尋勝地,道上引高牙。
潭府臨芳徑,東岩玩物華。
山林真夐絕,棟宇謝豪奢。
陶令親栽菊,秦侯晚種瓜。
裴公餘綠野,六一醉琅玡。
幽阪森三友,飛橋粲百花。
樹深藏曲折,谷險路谽谺。
道院羅星斗,禪房供釋迦。
鰲峰思御氣,畫舸想乘槎。
佳處城環雉,吟邊路繞蛇。
登山攜翠袖,喝道屏銀檛。
井市花相映,湖陂柳半遮。
高歌驚野鳥,疊鼓亂鳴蛙。
陛級青珉滑,鞦韆彩旆斜。
叢篁穿嫩筍,芳草綻新葩。
靜憩方開宴,徐行更試茶。
仙醪斟瑪瑙,玉指奏琵琶。
清絕囂塵遠,蒼茫望眼賒。
詩情彌海嶠,飲興渺天涯。
賢尹民同樂,名郎子克家。
才高修月戶,筆妙補天媧。
揮麈風流勝,憑欄笑語夸。
追風慚款段,倚玉媿蒹葭。
逸韻迷春蝶,清歡接暮雅。
舞茵收地錦,畫燭照籠紗。
耋稚欣相告,輿台靖不嘩。
微風朝趁馬,好雨夜隨車。
土脈興原隰,霖膏潤甲芽。
相將勸耕去,和氣滿桑麻。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鰲峰
亦作“鰲峰”。 1.指翰林院。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十一:“ 宋景文公 守 益州 ……為承旨,又作詩曰:‘粉署重來憶舊遊,蟠桃開盡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鼇峯更上頭。’” 元 黃溍 《上都分院》詩:“暮投玉堂署,鼇峯屹中央。”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步趨丹陛,入鶴籞而知嚴;手校紫泥,臨鼇峯而滋惕。”
(2).指江海中的島嶼。因如巨鰲背負山峰,故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山語·靈洲山》:“ 西 北 二江之來,至 廣州 ,先以 靈洲 為砥柱,次以 海珠 ,次以 海印 ,次以 禺珠 ,皆在水中央,所謂鰲峯也。”
御氣
(1).運氣。 晉 成公綏 《嘯賦》:“進取諸身,役心御氣。” 南朝 陳 張正見 《重陽殿成金石會竟上詩》:“登臺諠大廈,御氣響鈞天。” 明 唐順之 《次韻贈施道人》:“御氣曾聞 老氏 柔,寄身偏愛水雲幽。”
(2).猶御風。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時乘既位,御氣之駕翔焉。” 唐 包佶 《祀風神師樂章·迎神》詩:“ 太皞 御氣, 句芒 肇功。” 元 柳貫 《松雪老人臨王晉卿煙江迭嶂圖》詩:“我疑此叟猶未化,瞬息御氣行九州。”
(3).帝王的氣象。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 花蕚 、 夾城 通御氣, 芙蓉 小苑入邊愁。” 元 王逢 《送薛鶴齊真人代祀還京》詩:“日繞五文皆御氣,海浮一髮是 成山 。”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上:“吾鄉 秋錦山人 《宣府詩》:‘行宮寂寞雙槐樹,御氣消沉舊酒樓。’”
(4).制御血氣,控制意氣。御,通“ 御 ”。 宋 呂祖謙 《東萊博議·楚武王心蕩》:“聖賢君子,以心御氣,而不為氣所御。”
畫舸
畫船。 南朝 梁元帝 《赴荊州泊三江口》詩:“蓮舟夾羽氅,畫舸覆緹油。” 唐 岑參 《早春陪崔中丞泛浣花溪宴》詩:“紅亭移酒席,畫舸逗江村。” 元 張埜 《水龍吟·皇慶癸丑重九登南高峰寄柳湯佐同知》詞:“ 浙 浦寒潮, 蘇堤 畫舸, 吳宮 煙樹。” 明 何景明 《送葉生還閩中兼懷鄭繼之》詩:“ 江 南畫舸春柳低,海上茅堂白雲滿。”參見“ 畫船 ”。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樓鑰名句,陪沈虞卿使君游錢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