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掩關真佚老,向來涉世亦遺名

陸游龜堂晚興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龜堂晚興》

全文:
九日春陰一日晴,回塘閒院愜幽情。
小魚出水圓紋見,輕燕穿簾折勢成。
今日掩關真佚老,向來涉世亦遺名
巡檐更有欣然處,新筍初抽四五莖。

陸游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陸游今日掩關真佚老,向來涉世亦遺名書法作品欣賞
今日掩關真佚老,向來涉世亦遺名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掩關

(1).關閉;關門。 唐 吳少徵 《怨歌行》:“ 長信 重門晝掩關,清房曉帳幽且閒。” 明 劉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詩之一:“青燈無光掩關坐,飢鼠相銜啼過我。”

(2).坐關。指佛教徒閉門靜坐,以求覺悟。為期至少七天,長則不限。 唐 白居易 《秋山》詩:“何時解塵網,此地來掩關。” 清 唐孫華 《同友人游善果寺》詩:“客倦思尋榻,僧閒各掩關。”

佚老

(1).遁世隱居的老人。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 伊川 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 洛陽 。”

(2).使老年或老人安樂。 宋 周必大 《次楊廷秀》詩:“為問龍樓並鳳閣,何如佚老及 平原 ?”《宋史·禮志十三》:“﹝ 紹興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號曰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 聖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圖,勉受嘉名,但增感慰。’”《宋史·職官志十》:“大抵祠館之設,均為佚老優賢,而有內外之別。”

向來

(1) 一貫如此

(2) 先前

向來之煙霞。——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涉世

接觸社會,經歷世事

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學不及衍,涉世聲譽過之。——《晉書·孔衍傳》

遺名

(1).謂遺棄名位。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予聞君子不遯俗而遺名,智士不背世而滅勛。”《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八·滿歌行》 宋 郭茂倩 題解:“ 莊周 遺名,名垂千載。” 明 何景明 《贈君采效何遜作》詩之三:“違俗勢靡合,遺名跡自超。”

(2).謂留傳名聲。《三國志·蜀志·呂凱傳》:“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回目:“談官況令尹棄官,亂著書遺名被駡。”

(3).垂留後世之名聲。《文選·班固<幽通賦>》:“保身遺名,民之表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生能保其身,死有遺名,民之表也。” 晉 陸機 《日重光行》:“日重光,身歿之後無遺名。” 元 倪瓚 《至正十三年三月四日同章鍊師過張先生》詩:“自許才名今獨步,身後遺名將誰託。”

陸游名句,龜堂晚興名句

詩詞推薦

今日掩關真佚老,向來涉世亦遺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