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珣的《定風波》
全文: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
一葉舟中吟復醉,雲水,此時方認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
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十載逍遙物外居,白雲流水似相於。
乘興有時攜短棹,江島,誰知求道不求魚。
到處等閒邀鶴伴,春岸,野花香氣撲琴書。
更飲一杯紅霞酒,回首,半鉤新月貼清虛。
又見辭巢燕子歸,阮郎何事絕音徽。
簾外西風黃葉落,池閣,隱莎蛩叫雨霏霏。
愁坐算程千萬里,頻跂,等閒經歲兩相違。
聽鵲憑龜無定處,不知,淚痕流在畫羅衣。
雁過秋空夜未央,隔窗煙月鎖蓮塘。
往事豈堪容易想,惆悵,故人迢遞在瀟湘。
縱有回文重疊意,誰寄?解鬟臨鏡泣殘妝。
沉水香消金鴨冷,愁永,候蟲聲接杵聲長。
簾外煙和月滿庭,此時閒坐若為情。
小閣擁爐殘酒醒,愁聽,寒風葉落一聲聲。
惟恨玉人芳信阻,雲雨,屏帷寂寞夢難成。
斗轉更闌心杳杳,將曉,銀釭斜照綺琴橫。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希夷
(1).《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河上公 註:“無色曰夷,無聲曰希。”後因以“希夷”指虛寂玄妙。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參解講啟》:“至理希夷,微言淵奧,非所能鑽仰。” 唐 權德輿 《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詩:“莫究希夷理,空懷渙汗恩。”
(2).指虛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臣聞上聖玄邈,獨超乎希夷;彊名之極,猶存乎罔象。” 唐 錢起 《奉和聖制登會昌山應制》詩:“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謂清靜無為,任其自然。《北史·序傳·李行之》:“年將六紀,官歷四朝,道協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詩:“外安支離體,中養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靈駕發引輓歌詞》之一:“宵旰三星紀,希夷十閏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詩:“希夷 周先生 ,燒香調琴心。” 明 高啟 《與王隱君宿貞寧守道館》詩:“願從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華山》詩:“希夷雲際臥,毛女樹邊逢。”
微妙
(1) 深奧玄妙
微妙的處境
(2)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的;只有細心體會才能覺察的
其中涉及很微妙的法律問題
(3) 必須細心掌握,否則隨時都可能出差錯的
微妙的樂趣
荷衣
(1).傳說中用荷葉製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隱士之服。《楚辭·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 呂延濟 註:“芰製、荷衣,隱者之服。” 唐 錢起 《送鄔三落第還鄉》詩:“荷衣垂釣且安命, 金馬 招賢會有時。” 明 高啟 《歸吳至楓橋》詩:“寄語裡閭休復羨,錦衣今已作荷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八五:“白頭相見 山東 路,誰惜荷衣兩少年?”
(2).指舊時中進士後所穿的綠袍。 明 高明 《琵琶記·杏園春宴》:“荷衣新染御香歸,引領群仙下翠微。” 明 王錂 《尋親記·報捷》:“一別後杳無音信,知他有著荷衣分。”
蕙帶
以香草作的佩帶。《楚辭·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 南朝 梁 蕭統 《鍾山解講》詩:“方知蕙帶人,囂虛成易屏。” 唐 李賀 《南園》詩:“方領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
纖塵
微塵,細塵
纖塵不染(一點灰塵也沾不上)
李珣名句,定風波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