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造的《八月晦試院中作》
全文:
官居課程地,生有文字癖。
誠知蟁負山,詎得辭此檄。
嘉禾古多士,孰者非巨擘。
老眼不待封,舊苦眩花隔。
勿雲石賈玉,箴失眸亦得。
捧心若為妍,竅鈇徒自匿。
陸海貪窮搜,奇寶多偶獲。
巧常昏金注,勇或便大敵。
清醳聆鄒琴,款識辨周鬲。
頗收半段槍,遐念連城璧。
渠應悔羔袖,吾敢厭雞肋。
撫囊搴利穎,體國免素食。
明朝羅客拜,定自百夫特。
俗無拋磚惡,歸舟緩張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雞肋
亦作“鷄肋”。1.雞的肋骨。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不忍捨棄之事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備 因險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 楊脩 便自嚴裝,人驚問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 漢中 ,知王欲還也。’” 宋 楊萬里 《曉過皂口嶺》詩:“半世功名一雞肋,生平道路九羊腸。” 明 吾丘瑞 《運甓記·辭親赴任》:“征舠已集,拜辭偷淚滴,只為雞肋功名,把北堂杳隔。” 清 王韜 《淞隱漫錄·何華珍》:“宦海中風波豈有定哉?君前程止此,久戀雞肋何為?”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三:“某些領導對咱看不慣,把咱當成‘雞肋’!”
(2).雞的肋骨。比喻瘦弱的身體。《晉書·劉伶傳》:“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 伶 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螳臂拒轍,雞肋承拳,萬萬相殊,破之必矣。”一本作“鷄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嘆十分狼狽,村拳共捱,鷄肋同壞。”
陳造名句,八月晦試院中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