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御八音之和,以臨元日之會

蘇軾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

全文:
臣聞行夏之時,正莫加於人統;采周之舊,王方在於鎬京。
惟吉月之布和,休庶工而未作。
使華遠集,鄰好交修。
萃簪笏於九門,來車書於門裡。
將興嗣歲,以樂太平。
恭惟皇帝陛下,躬履至仁,誕膺眷命。
法天地四時之運,民日用而不知;傳祖宗六聖之心,我無為而自化。
九德鹹事,三年有成。
始御八音之和,以臨元日之會
人神相慶,夷夏來同。
臣等忝與賤工,得親壯觀。
知輿情之願頌,顧盛德之難形。
不度荒蕪,敢進口號。
九霄清蹕一聲雷,萬物欣榮意已開。
曉日自隨天仗出,春風不待斗杓回。
行看菖葉催耕籍,共喜椒花映壽杯。
欲識太平全盛事,振振鵷鷺滿雲台。

蘇軾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八音

(1).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鄭玄 註:“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

(2).泛指音樂。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離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盪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 高誘 註:“八音,八卦之音。” 陳奇猷 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 高 謂八卦之音。”

元日

(1).正月初一。《書·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於 文祖 。” 孔 傳:“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是孟春元日,羣後旁戾。” 薛綜 註:“言諸侯正月一日從四方而至。” 宋 王得臣 《麈史·占驗》:“江湖間人,常於歲除汲江水秤,與元日又秤,重則大水。”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屬員雖不接見,亦必肩輿到門。”

(2).吉日。《呂氏春秋·仲春》:“擇元日,命人社。” 高誘 註:“元,善也。”《漢書·王莽傳中》:“冠以戊子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為忌日。” 顏師古 註:“元,善也。”《南史·宋紀上》:“敬簡元日,升壇受禪。”

蘇軾名句,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名句

詩詞推薦

  • 余山·其四

    清珙元代〕溪淺泉清見石沙,屋頭無角寄藤蘿。夜深月下長猿嘯,苔厚岩前少客過。庭竹攲斜春雪重,嶺梅消瘦夜寒多。寥寥
  • 乾隆清代〕弁射我所喜,堪消夏日長。無爭傳矍圃,善教紀文皇。嘉蔭延披爽,明庭引對揚。林園豈不樂,此樂寓無荒。
  • 定風波

    王哲元代〕昔日嘉山第一程。今朝臣海載清清。重泛瑤池真得得,盈盈。昂頭堪認自家聲。玉浪銀波別景致,瓊濤朱溜作高名
    始御八音之和,以臨元日之會 詩詞名句
  • 桃源憶故人

    何澹宋代〕拍堤芳草隨人去。洞口山無重數。翦朝露成樹。爭晚漁翁住。今人忍聽秦人語。只有花無今古。欲飲仙家壽醑。記
    始御八音之和,以臨元日之會 詩詞名句
  • 國清寺

    蘇澥宋代〕自嗟靈骨久埋淪,惆悵當年舊事存。青眼重開蕭寺路,無人隔夜掃松門。
  • 富春

    吳融唐代〕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雲低遠渡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未必柳間無謝客,也應花里有秦人。嚴光
    始御八音之和,以臨元日之會 詩詞名句
  • 贈進士王雄

    翁洮唐代〕河清海晏少波濤,幾載垂鉤不得鰲。空向人間修諫草,又來江上詠離騷。笳吹古堞邊聲遠,岳倚晴空楚色高。何事
  • 焦山次韻

    俞希魯元代〕山姓猶存跡豈非,神丹往往有餘輝。海門浴日霞光動,佛屋凝煙霧氣微。半夜誦經龍出聽,千年瘞冢鶴來歸。馬頭
  • 醉太平

    王錂明代〕生:蒙問。把前言乍省。似妖狐射影。市虎驚心。縱微臣落拓。豈肯自甘無行。小生:大夫。你既不好色。頗亦有
  • 陪饒計使至北苑焙

    趙汝騰宋代〕東風未經無邊草,北苑先抽絕品芽。六轡行山清霧潦,一槍入焙帶煙霞。鳳呈奇羽名仙麓,龍護香泉供帝家。萬碾
始御八音之和,以臨元日之會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