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秦觀的《春日雜興四首》
全文:
昔我游京室,交通五陵間。
主客各英妙,袍馬相追攀。
千金具飲啜,百金雇吹彈。
纓弁羅廣席,當頭舞交竿。
鮮妝耀淥酒,采纈生風瀾。
燈燭暗夜艾,士女紛相班。
歡娛易徂歇,轉眄如飛翰。
亹亹負孤願,離離銜永歡。
山鳥窺茗飲,檐花笑蔬餐。
棄捐勿重陳,事定須蓋棺。
參考注釋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詩·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漢書·張敞傳》:“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勞精於政事,亹亹不捨晝夜。” 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銘》:“若夫兢兢於道德之意,而亹亹於事物之實,則前輩所難能也。” 梁啓超 《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且此生未及竟者,來生固可以補之,復何所憚而不亹亹。”
(2).行進貌。《楚辭·九辯》:“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 王逸 註:“亹亹,進貌。”《文選·陸機<赴洛>詩》:“亹亹孤獸騁,嚶嚶思鳥吟。” 李善 註:“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呂向 註:“亹亹,淥水徐進之勢。” 宋 蘇軾 《雙池》詩:“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謂詩文或談論動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後漢書·班固傳論》:“若 固 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晉黃門郎張協》:“詞采蔥蒨,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盧照鄰 《<南陽公集>序》:“ 岑 君論詰亹亹,聽者忘疲。”《三國演義》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談,言言精奧。” 清 姚鼐 《祭劉海峰先生文》:“嗣學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贈吾離。”
(5).不絕貌。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十年而 許員外 稷 ,繼翔其後,詞人亹亹。” 宋 謝無量 《鶯啼序·重過金陵》詞:“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賞海棠花詩序》:“眾賓鹹悅,銜盃詠詩,亹亹不自休。”
(6).委順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經師書》:“豈能悖性徇物,亹亹隨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晉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日月聯璧,贊亹亹之弘致。” 唐 歐陽詹 《王者宜日中賦》:“含靈亹亹,處植離離。”
離離
(1).盛多貌。《詩·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實離離。” 毛 傳:“離離,垂也。” 鄭玄 箋:“其實離離,喻其薦俎禮物多於諸侯也。” 孔穎達 疏:“言二樹當秋成之時,其子實離離然垂而蕃多,以興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時,其薦俎眾多。”《文選·張衡<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薛綜 註:“離離,實垂之貌。” 前蜀 貫休 《經弟妹墳》詩:“淚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離離。” 宋 葉適 《哀鞏仲至》詩:“君文蚤貴重, 蜀 錦載胡車,離離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濃密貌。 三國 魏 曹操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唐 陳昌言 《白日麗江皋》詩:“鬱鬱長堤土,離離淺渚毛。” 明 高啟 《與杜進士寅登白蓮閣對雨》詩:“遠愁高樹共離離,風逆潮聲上浦遲。” 清 陳夢雷 《青青河畔草》詩:“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 李瑛 《戰鬥的城》詩:“如今,我看見當年簽約的樓閣,早埋進離離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書大傳》卷三:“《書》之論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皎皎白間,離離列錢。” 隋 虞世基 《講武賦》:“始軒軒而鶴舉,遂離離以雁行。” 宋 蘇軾 《寄蘄簟與蒲傳正》詩:“ 蘭溪 美箭不成笛,離離玉筯排霜脊。”
(4).曠遠貌;空貌。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疎林寄秋晚。”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碧瑣離離,素*女窺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龍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鮮貌。 五代 齊己 《還人卷》詩:“金梭札札文離離, 吳 姬 越 女羞上機。” 明 唐寅 《七夕贈織女》詩:“神雲矯矯月離離,帝子飃颻即故期。” 孫世偉 《克庵寄示蒞閩以來詩稿哀時感物憂讒畏譏賦此以志同聲之感並呈朴庵》:“西維星象離離變,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為光彩、光榮。 清 曾國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銘》:“離離令問,匪邇伊遙。”
(7).清晰貌;分明貌。 唐 李白 《扶風豪士歌》:“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王琦 註:“即水清石見之意。” 明 李東陽 《赤壁圖歌》:“姦雄僭竊何足數,青史離離後人看。”
(8).隱約貌。 唐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並見示》:“亂螢光熠熠,行樹影離離。”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夜峯何離離,月明落石底。” 明 張居正 《人日對雪贈朱鎮山》詩:“九逵密如繡,雙闕影離離。”
(9).若斷若續貌;相連貌。 隋 盧思道 《孤鴻賦》:“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宋 蘇軾 《文與可飛白贊》:“離離乎其遠而相屬,縮縮乎其近而不隘也。” 元 楊謙 《不礙雲山樓歌》:“海之山兮離離,障我流兮東之。”
(10).懶散疲沓貌。《荀子·非十二子》:“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然,離離然。” 楊倞 註:“離離,不親事之貌。”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儢儢離離,謂不耐煩苦勞頓,嬾散疏脫之容也。”
(11).飄動貌;搖盪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拽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譻譻。” 張銑 註:“離離,飛貌。” 唐 白居易 《雜興》詩之一:“東風二月天,春雁正離離。” 明 方孝孺 《游石鏡山》詩:“離離莫雲合,矯矯孤鴈鳴。” 清 洪亮吉 《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記》:“隨波離離,影界水陸,下拂魚尾,上憇鳥足者,名曰葑田。”
(12).輕細貌。 唐 謝偃 《樂府新歌應教》詩:“細細輕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
(13).悲痛貌;憂傷貌。《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曾哀悽欷,心離離兮。” 王逸 註:“離離,剝裂貌。”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離離掛空悲,慼慼抱虛警。” 清 孫枝蔚 《寄懷方爾止》詩:“離離怕見花枝動,藹藹長教酒盞親。”
(14).獨特貌;孤獨貌。 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愍茲珍木,離離幽獨。” 唐 常建 《客有自燕而歸哀其老而贈之》詩:“離離一寒騎,嫋嫋馳白天。” 清 劉火炤 《泗州道上》詩:“極目離離土一丘, 漢 皇陵廟此山頭。”
(15).象聲詞。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劉公神道碑銘》:“落槭槭之霜葉,叫離離之晚鴻。” 唐 溫庭筠 《罩魚歌》:“風颸颸,雨離離,菱茭刺,鸂鶒飛。” 清 金人瑞 《境智二童子》詩:“滿口離離含黑墨,杏花壇上讀書回。”
秦觀名句,春日雜興四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亹亹負孤願,離離銜永歡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