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寓言九首》
全文:
不得君子居,而與小人游。
疵瑕不相摩,況乃禍釁稠。
高語不敢出,鄙辭強顏酬。
始雲避世患,自覺日已偷。
如傅一齊人,以萬楚人咻。
雲復學齊言,定復不可求。
仁義多在野,欲從苦淹留。
不悲道難行,所悲累身修。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疵瑕
(1) 過失;缺點
(2) 責難;指摘
相摩
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1.互相摩擦。《莊子·馬蹄》:“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文選·宋玉<高唐賦>》:“礫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註:“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礪,聲動徹天。” 明 張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書》:“今之士大夫,冠纓相摩,踵足相接,一時號為交遊者,蓋不少矣。”
(2).互相切磋。 宋 蘇軾 《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作詩反劍亦何謂,知君欲以詩相磨。” 梁啓超 《新民說》第十一節:“夫羣治之進,非一人所能為也,相摩而遷善,相引而彌長。”
況乃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
(2).何況;況且;而且。《後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雲不見天,況乃星與月。”
禍釁
猶禍隙。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三:“蕭索人所悲,禍釁不可辭。” 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若委於臣下,則威福集於私門,禍釁積於王室。” 宋 曾鞏 《應舉啟》:“雖兼樹立之心,豈適通變之用,矧罹禍釁,屢抱憂哀。”
王安石名句,寓言九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