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蔡襄的《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
全文: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
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
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
窮秋忽聞感疾恙,斗蟻入床揚左肘。
天生賢者固有待,豈得數奇而不偶。
勿藥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噉飲幾斗。
神明復還方寸靜,萬卷舊書仍次部。
新年於已無職事,雖欲耕田不盈畝。
輕舟將覽吳中春,獨信牆烏沿霞藪。
知子玉趾遠臨訪,倒屣出迎唯恐後。
山堂永日接言詞,楚萍色味兩俱剖。
自皓首。
陶家埏埴以為器,其大如瓮小如缶。
昔人知命斯上通,動靜以時隨所有。
我聞子論心惻惻,儻或祭天必薪槱。
大篇短韻時見投,開霽清暘穿戶牖。
強抽鄙意答長歌,脂澤陋滋容益醜。
錢塘風物湖山好,與子相從頻載酒。
一水汪灣暮日浴,千岩轉側朝雲嘔。
放懷方外聊自適,舉杯相屬起為壽。
美哉此樂世難得,勿話歸期論子醜。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昔人
前人;古人
知命
(1) 《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後來用“知命”指五十歲
年逾知命
(2) 認識天命或命運
樂天知命
上通
(1).謂下情上達於君。《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謂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 尹知章 註:“求不上通,則與君隔絶,故曰塞也。” 宋 歐陽修 《論修河第三狀》:“下情如此,誰為上通?臣即知其詳,豈敢自默。”
(2).指出仕。《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鄭玄 註:“幽居,謂獨處時也。上通,謂仕道達於君也。” 孔穎達 疏:“上通,謂身得通達於君,有道德被用也。”
動靜
(1) 指動作或說話發出的聲音
(2) 訊息;情況
牢城營里都沒有動靜。——《水滸傳》
以時
(1).按一定的時間。《管子·幼官》:“藪澤以時禁發之。” 尹知章 註:“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獺祭魚,然後修澤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史記·孝文本紀》:“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
(2).及時,即時。《漢書·匡衡傳》:“ 衡 、 譚 ( 甄譚 )居大臣位,知 顯 ( 石顯 )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唐 元稹 《招討鎮州制》:“如 王廷湊 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義倉》:“ 宋 興, 乾德 之初,天子哀歲不登,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於是著發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所有
(1) 占有,有支配權
這些都歸你所有
(2) 占有的東西
儘其所有
(3) 全部,一點也不剩下
貢獻我所有的力量
他所有的抱負、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筆勾銷——《阿Q正傳》
蔡襄名句,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