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無題四首》
全文: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花韓掾少,宓妃留花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謝傅門庭舊末行,今朝歌管屬檀郎。
更無人處簾垂地,欲拂塵時簟竟花。
嵇氏幼*男猶可憫,左家嬌女豈能望?愁霖腹疾俱難遣,萬里西風夜正長。
參考注釋
金蟾
(1).金色的蟾蜍。 前蜀 杜光庭 《題北平沼》詩:“寶芝常在知誰得,好駕金蟾入太虛。” 明 何景明 《嫦娥圖》詩:“玉宇瓊樓閉早秋,金蟾銀兔啼寒夜。” 馬健翎 《十二把鐮刀》:“磞--磞打的歡,好像 劉海 戲金蟾。”
(2).蟾蜍形金屬香器的鼻紐。亦借指香器。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金蟾齧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迴。” 葉蔥奇 註:“ 清 陳帆 曰:‘ 高似孫 《緯略》引此句,雲是香器,其言鏁者,蓋有鼻紐,施之於帷幬之中也。’案‘鏁’即鎖的異體字,此指熏鑪。熏鑪蟾口有小機紐管開閉,所以稱為鎖。”
(3).月亮的別稱。神話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語本 漢 張衡 《靈憲》:“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 姮娥 竊之以奔月……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 唐 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書懷》詩:“金蟾著未出,玉樹悲稍破。” 明 高啟 《賦趙王孫家琵琶詩》:“夢斷金蟾隔煙小,青塚理聲秋不曉。”
燒香
(1) 拜神佛時點著香插在香爐中
燒香拜佛
(2) 比喻為求人辦事而請客送禮
有些地方風氣不正,辦事得先燒香
玉虎
(1).虎形的玉器或裝飾物。 晉 王嘉 《拾遺記·秦始皇》:“ 始皇 嗟曰:‘刻畫之形,何得飛走?’使以淳漆各點兩玉虎一眼睛,旬日則失之,不知所在。” 金 元好問 《過晉陽故城書事》詩:“東闕蒼龍西玉虎,金雀觚稜上雲雨。”
(2).白*虎。 北周 庾信 《為齊王進白兔表》:“臣聞輿圖欲遠,則玉虎晨鳴;轍跡方開,則銀獐入貢。” 清 朱鶴齡 《詠雪獅子十韻》:“豈是金牛出,還疑玉虎鳴。”
(3).井上的轆轤。 唐 李商隱 《無題》詩:“金蟾囓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迴。” 清 納蘭性德 《虞美人》詞:“緑陰簾外梧桐影,玉虎牽金井。” 林學衡 《無題雜詩》:“玉虎絲牽惹恨長,瘦腰誰似 沉東陽 。”
牽絲
(1).佩綬。謂任官。《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牽絲及 元興 ,解龜在 景平 。” 李善 註:“牽絲,初仕;解龜,去官也。”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坐厭牽絲倦,因從解綬旋。” 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十一:“牽絲入仕陪元宰,執簡排塲見古賢。”
(2). 唐 宰相 張嘉貞 欲納 郭元振 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紅絲線於幔後,露線頭於外,使 郭 牽其一。 郭 牽得第三女。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後以“牽絲”、“牽紅”、“牽紅線”、“牽紅絲”為選婿或擇妻的典故。《剪燈餘話·瓊奴傳》:“ 耕雲 曰:‘古人有射屏、牽絲、設席等事,皆所以擇婿也。’”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提宗》:“京邸相逢, 溫郎 情致,為投詩竟遂牽紅。”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當時才子,競著黃衫;命世清流,為牽紅線。” 陳寅恪 《論<再生緣>校補記》:“今論者竟為之強牽紅絲,使成嘉偶,以效法 喬太守 之亂點鴛鴦譜,豈不異哉。”
(3).猶引繩。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金蟾齧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迴。”
(4).即牽絲戲。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梁鍠》:“《詠木老人》云:‘刻木牽絲作老翁,鷄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清 錢謙益 《新歲有感》詩之二:“依社憑叢原是鬼,牽絲刻木總為神。”參見“ 牽絲戲 ”。
(5).書法術語。指筆勢往來牽帶痕跡顯見在兩畫之間者。 楊再春 《中國書法工具手冊·筆法·草書》:“草書妙在隨勢生形,其點畫間的連繫每以牽絲映帶。”
李商隱名句,無題四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