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呂的《和韓羲仲主簿古岩韻》
全文:
君不經濟見版築當經濟年胥靡徒,貌象忽與帝夢符。
臥龍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憚三顧廬。
又不見形模苦遭婦女笑,袖手不解世俗經濟。
碧山幽棲載典籍,銀魚焚棄甘林居。
出處雖雲蘭菊異,道則一貫無二途。
要之窮通有定分,所學豈以世俗拘。
一旦風雲合際會,坐令四海如唐虞。
不用山林並容爾,胸中經濟常自如。
世間餘子真碌碌,得失交病言囁嚅。
生前雅志一飽足,趨時嫵媚忘遠圖。
夫君承平相家子,典刑自與今人殊。
青春已負老成器,白日兀坐聖賢俱。
腹笥兼收線五色,準擬補袞膺時須。
豹變要是有經濟質,鵬飛九萬看摶扶。
古岩風月鎮長好,請著斯名鑱座隅。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生前
指死者活著的時候
這是烈士生前立下的誓言
雅志
平素的意願。《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關內侯 王祥 履仁秉義,雅志淳固。” 宋 蘇軾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約他年,東還海道,願 謝公 雅志莫相違。” 明 高啟 《詠隱逸》之一:“ 子平 謝累辟,雅志在隱居。” 沉昌直 《<柳溪竹枝詞>序》:“獨是予也不才, 分湖 故事,雅志搜羅。顧以年年奔走,百無一成。”
飽足
滿足。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饜而飫之,使自趨之” 唐 孔穎達 疏:“謂 丘明 富博其文,優遊學者之心,使自求索其高意,精華其大義,飽足學者之好,使自奔趨其深致。” 許地山 《空山靈雨·債》:“世間若有一個人吃不飽足,穿不暖和,住不舒服,我也不敢公然獨享這具足的生活。”
趨時
亦作“趍時”。1.謂努力去適應當時的具體形勢、環境與條件。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周書》曰:‘凡彼聖人必趨時。’是故戰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趨時必果,乘機無怯。”《資治通鑑·魏邵陵厲公嘉平五年》:“當今伐之,是其厄會;聖人急於趨時,誠謂今日。” 魯迅 《花邊文學·趨時和復古》:“我這裡所用的是普通所謂‘趨時’中的一部分:‘前驅’的意思。”
(2).抓緊時機;及時。《史記·貨殖列傳》:“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淮南子·原道訓》:“ 禹 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非爭其先也,而爭其得時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麻》:“又諺曰:‘五月及澤,父子不相借。’言及澤急也。夏至後者,匪唯淺短,皮亦輕薄。此亦趨時,不可失也。”《金史·侯摯傳》:“臣請盡力規畫,勸喻農民趨時耕種。”
(3).迎合潮流;迎合時尚。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體方貞以居直者,雖誘以封國,猶不違情以趨時焉,安肯躐徑以取容乎?” 唐 白居易 《陳中師除太常少卿制》:“不背俗以矯逸,不趍時以沽名。” 嚴復 《救亡決論》:“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後,以巧宦為宗風,以趨時為秘訣。”
(4).引申指時髦;趕時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説的 繼之 也笑了道:‘本來作假是此刻最趨時的事。方才我這裡才商量了一起命案的供詞。你想命案供詞還要造假的,何況別樣。’” 孫中山 《五權憲法》:“近來 中國 底學生們,他無論懂不懂,也要講無政府以為趨時,真是好笑。” 洪深 《屬於一個時代的戲劇》:“還有一點,可以無須乎多聲明的,就是《貧民慘劇》與《趙閻王》都是我閱歷人生,觀察人生,受了人生的刺激,直接從人生里滾出來的。不是趨時的作品。(做文字同穿衣裳一樣會求時髦。)”
嫵媚
姿態美好可愛
嫵媚懺弱
遠圖
深遠的謀劃。《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榮成伯 曰:‘遠圖者,忠也。’”《後漢書·章帝紀》:“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厎績遠圖,復 禹 弘業。” 李賢 註:“遠圖,猶長筭也。”《北齊書·高乾傳》:“時 高祖 雖內有遠圖,而外跡未見。” 宋 曾鞏 《洪州謝到任表》:“卑 漢 唐 之近事,慕 堯 舜 之遠圖。” 明 王瓊 《雙溪雜記》:“負撫綏之重任,昧經國之遠圖。”
李呂名句,和韓羲仲主簿古岩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