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送王介甫知毗陵》
全文: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縣官促里長,堂下鞭撲俱。
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
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
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塗。
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
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
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
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
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
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縣官
(1) 縣的地方長官
縣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車行》
縣官日有稟稍。——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朝廷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里長
一里之長。仿 周 代閭胥、里宰之制,後代或置或廢,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長者,里之仁人也,里長發政里之百姓。”《新唐書·張長遜傳》:“ 張長遜 ,京兆 櫟陽 人,精馳射,在 隋 為里長。” 明 陳繼儒 《群碎錄》:“ 隋高帝 從 蘇威 議,以百家為里,置里長一人。”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上:“宜令薙髮易服,盡獻兵器,分設里長甲首,而遷土目於內地。” 巴金 《將軍集·還鄉》:“明天到縣政府去請願,里長全去,而且每一房要派幾個代表。”
堂下
(1).宮殿、廳堂階下。《公羊傳·宣公六年》:“仡然從乎 趙盾 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漢 桓寬 《鹽鐵論·刺權》:“ 中山 素*女撫流徵於堂上,鳴鼓 巴俞 作於堂下。”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頭也不回的走了。”
(2).殿堂下的人。借指侍從。《韓非子·內儲說下》:“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誅之。” 陳奇猷 集釋:“《説文》:‘堂,殿也。’堂下,蓋謂殿堂下之人。”
(3).神名。《史記·封禪書》:“ 荊 巫,祠 堂下 、 巫先 、 司命 、 施糜 之屬。”
鞭撲
見“ 鞭撲 ”。
亦作“ 鞭朴 ”。亦作“ 鞭撲 ”。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鄧析子·轉辭》:“聖人逍遙一世,罕匹萬物之形,寂然無鞭朴之罰,莫然無叱吒之聲。”《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撲,以威民也。” 韋昭 註:“鞭,官刑也,撲,教刑也。”《漢書·刑法志》:“薄刑用鞭撲。” 顏師古 註:“撲,杖也。”《宋書·少帝紀》:“親執鞭撲,毆擊無辜,以為笑樂。” 唐 元稹 《哭子》詩之五:“鞭朴校多憐校少,又緣遺恨哭三聲。”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夫人奴蓄之,無禮已甚;聞又鞭撲之。” 鄭振鐸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七》:“她是這樣掙扎的挨過畜類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受了多少的鞭撲。”
梅堯臣名句,送王介甫知毗陵名句
名句推薦
肝膽相照,斯為腹心之友;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
程登吉《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