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全文: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回溪
亦作“ 迴谿 ”。亦作“廻溪”。回曲的溪流。 漢 枚乘 《七發》:“向虛壑兮背槁槐,依絶區兮臨迴溪。”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 唐 李白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詩:“迴谿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詩之二:“鉤雲盤曲磴,沿月遡廻溪。”
迴谿:見“ 回谿阪 ”。
六度
(1).謂天、地、春、夏、秋、冬乃萬物之制度。《淮南子·時則訓》:“制度,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繩者,所以繩萬物也;準者,所以準萬物也;規者,所以員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者,所以權萬物也。”
(2).佛教語。又譯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羅蜜多)的意譯。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滅)之彼岸的六種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慮(禪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頭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則高謝四流,推之於無,則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贈王山人》詩:“既能施六度,了悟達雙林。” 清 錢謙益 《陸孟鳧墓志銘》:“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於吾師之六度有合焉。”
碧嶂
青綠色如屏障的山峰。 唐 李白 《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詩:“開窗碧嶂滿,拂鏡滄江流。” 宋 范成大 《致爽閣》詩:“碧嶂橫陳似斷鼇,畫闌相對兩雄豪。” 元 廼賢 《送胥有儀南歸》詩:“立馬望華蓋,君家碧嶂東。”
晴空
晴朗的天空
晴空萬里
李白名句,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