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姚勉感山十詠甘露台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姚勉的《感山十詠甘露台》

全文: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曾不如此台,空山自甘霪。

姚勉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姚勉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書法作品欣賞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甘露

甜美的雨露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姚勉名句,感山十詠甘露台名句

詩詞推薦

  • 送王紫微北使

    梅堯臣宋代〕天子命儒臣,遐方重專對。持書下西閣,擁節來窮塞。貂服紫蒙茸,虎旗光彩綷。將迎走氈騎,衛從羅金鎧。當宣
  • 簡徐季益二首

    趙蕃宋代〕野寺鐘鳴後,溪橋雨合時。杖藜能過我,酌酒更論詩。意作匆匆別,仍愆得得期。近知疎問訊,不那費懷思。
  • 小園納涼即事

    蘇頲唐代〕煩暑避蒸郁,居閒習高明。長風自遠來,層閣有餘清。散灑納涼氣,蕭務遺世情。奈何誇大隱,終日系塵纓。
  • 漁父

    吳鎮元代〕五嶺風光絕四鄰。滿川鳧雁是交親。雲觸岸,浪搖身。青草煙深不見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詩詞名句
  • 上陽水窗旬宴得移字韻

    張九齡唐代〕河漢非應到,汀洲忽在斯。仍逢帝樂下,如逐海槎窺。春賞時將換,皇恩歲不移。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詩詞名句
  • 答崑山李明府

    釋惟謹宋代〕殘雲微綠一簾深,風送弦歌出晝陰。山近煙霞多變態,官清猿鶴亦歸心。錦囊剩有新詩在,庭戶何妨茂草侵。元亮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詩詞名句
  • 次韻平甫喜唐公自契丹歸

    王安石宋代〕留犁撓酒得戎心,繡袷通歡歲月深。奉使由來須陸賈,離親何必強曾參。燕人候望空甌脫,胡馬追隨出蹛林。萬里
  •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耿湋唐代〕章溪與貢水,何事會波瀾。萬里歸人少,孤舟行路難。春光浮曲浪,暮色隔連灘。花發從南早,江流向北寬。故交
  • 役誠齋

    劉過宋代〕蓬萊東觀是亨衢,經國文章要鉅儒。頓著五花猶不判,卻於注易下工夫。
  • 宋城道中

    王安石宋代〕都城花木久知春,北路余寒尚中人。宿草連雲青未得,東風無賴只驚塵。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詩詞名句
有唐太和年,宮中亦甘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