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望之的《發成都三首》
全文:
欲洗羈愁只自醒,郫筒酒好信虛名。
江陽春色論千戶,價比西州卻未輕。
參考注釋
羈愁
亦作“羇愁”。旅人的愁思。 南朝 齊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詩:“薄暮苦羈愁,終朝傷旅食。” 宋 歐陽修 《<宛陵先生詩集>序》:“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迺徒發於蟲魚物類羇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而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行色一鞭催去馬,羈愁萬斛引新詩。” 清 納蘭性德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詞:“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
只自
徒自,徒然。 唐 杜甫 《憶鄭南》詩:“萬里蒼茫外,龍蛇只自深。” 仇兆鰲 注引 張遠 曰:“峽水蒼茫,徒為龍蛇深窟,不似 鄭 南江心之瀟灑。”
郫筒
(1).竹製盛酒具。 郫 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節為底,刻其外為花紋,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 唐 李商隱 《因書》詩:“海石分棋子,郫筒當酒缸。” 宋 楊萬里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聞鶯與大兒議秋涼一出遊山》詩:“萬迭山連千澗水,雙行纏伴一郫筒。” 明 謝榛 《送謝武選少安犒師固原因還蜀會兄葬》詩:“一對郫筒腸欲斷,鶺鴒原上草蕭蕭。”
(2).酒名。相傳 晉 山濤 為 郫 令,用竹筒釀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俗稱“郫筒酒”。 唐 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之一:“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沽。” 仇兆鰲 註:“《成都記》: 成都府 西五十里,因水標名曰 郫縣 ,以竹筒盛美酒,號為郫筒。《華陽風俗録》: 郫縣 有 郫筒池 ,池旁有大竹, 郫 人刳其節,傾春釀於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於竹外,然後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一本作“ 郫筒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寄雁盪山圖》:“所恨 蜀山 君未見,他年攜手醉郫筒。” 清 唐孫華 《送王誦侯之官成都》詩:“或言 錦城 天下樂,郫筒美酒丙穴魚。”
虛名
空虛的名稱,不符實際的聲譽
不求虛名
劉望之名句,發成都三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