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箏琶容洗聽,雞聲不惡較何如
錢鍾書 《滬西村居聞曉角》名句出處
出自近現代錢鍾書的《滬西村居聞曉角》
全文: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雲作卷舒。
潛氣經時聞隱隱,飄風底處散徐徐。
乍驚夢斷膠難續,漸引愁來剪莫除。
充耳箏琶容洗聽,雞聲不惡較何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充耳
(1).塞住耳朵。《詩·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鄭玄 箋:“充耳,塞耳也。言 衛 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荀子·禮論》:“充耳而設瑱。” 清 錢謙益 《吳士熙授承德郎制》:“昔 有宋 青溪 盜發,比疆連壤,褎如充耳。”
(2).指聲音充滿耳朵。 許地山 《七寶池上底鄉思》:“你豈不聞這裡有等等妙音充耳;豈不見這裡有等等莊嚴寶相?”
(3).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飾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聽。也叫“瑱”。《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 毛 傳:“充耳謂之瑱;琇瑩,美石也。天子玉瑱,諸侯以石。” 清 王夫之 《詩經稗疏·小雅》:“充耳者,瑱也,冕之飾也。”
不惡
(1).謂不為惡聲厲色。《易·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程頤 傳:“遠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莊威嚴,使知敬畏。”
(2).不壞;不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王凝之 謝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還 謝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釋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廼爾?’” 唐 白居易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詩:“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鬚同色復何如?” 魯迅 《野草·死後》:“在手背上觸到草蓆的條紋,覺得這屍衾倒也不惡。”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錢鍾書名句,滬西村居聞曉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