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翰林權直罷歸和朱約山韻》
全文:
閒雲舒捲無聲畫,醉石敲推一色棋。
試問掛瓢棲碧洞,何如襆被臥彤闈。
夢中芳草還成路,別後黃花又是時。
羞殺今年堂上燕,片心寄與雁南飛。
參考注釋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掛瓢
亦作“掛瓢”。《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 漢 蔡邕 《琴操》:“ 許由 無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遺之, 由 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瓢動,歷歷有聲。 由 以為煩擾,遂取捐之。”後以“掛瓢”為隱居或隱者傲世的典故。 唐 錢起 《謁許由廟》詩:“松上掛瓢枝幾變,石間洗耳水空流。” 明 管正儀 《古先生墓》詩:“採薇非徇義,掛瓢非避榮。”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人人為 巢 許 ,則至今洪水橫流,併掛瓢飲犢之地亦不可得矣。”
碧洞
(1).石洞。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丹溪碧洞,吐納虹霓。”
(2).指道觀。 唐 錢起 《仲春晚尋覆釜山》詩:“碧洞志忘歸,紫芝行可搴。”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仙道·道院》:“清觀、紫宮、銀宮、金闕、丹房、碧洞、丹臺,《白六帖》:‘皆道觀也。’”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被臥
被子
彤闈
朱漆宮門。借指宮廷。 南朝 齊 謝朓 《酬王晉安》詩:“拂霧朝清閣,日旰坐彤闈。” 明 唐順之 《八月五日順義道中望闕》詩:“幾時承遣出彤闈,寒暑俄驚節候非。”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啑血彤闈地,橫屍紫籞汪。”
文天祥名句,翰林權直罷歸和朱約山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