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
全文:
魯公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門。
舉家食粥焉用怪,但願漉酒巾常存。
長安侏儒勝方朔,水邊潭母哀王孫。
王孫功名立四極,方朔詼談乾至尊。
我才不及三二子,摧藏自愧趨權閽。
前時永叔寄秉粟,一秋已免憂朝昏。
今君益之薪與菽,老馬病骨生精魂。
昨聞新拜歷陽守,王國久客虱處褌。
都水借船輕復淺,急趁寒汴流渾渾。
耳清眼明見野色,一聽江鶴醒若噴。
餘糧滯鈍不暇惜,均於朋契惟義惇。
設如河涸膠在步,縣邑亦足供雞豚。
卻嗟我甑有時匱,莫與太倉黃鼠論。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王孫
(1) 王爵的子孫
(2) 泛指貴族子孫,古時也用來尊稱一般青年男子
王孫公子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四極
(1).四方極遠之地。《楚辭·離騷》:「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朱熹 集註:「四極,四方極遠之地。」 秦 李斯 《嶧山刻石》:「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極而金聲。」 金 完顏璹 《自適》詩:「小齋蝸角許,夜臥膝仍屈;能以道眼觀,寬大猶四極。」
(2).指四方極遠之國。《爾雅·釋地》:「東至於 泰遠 ,西至於 邠國 ,南至於 濮鉛 ,北至於 祝栗 ,謂之四極。」 郭璞 註:「四極,皆四方極遠之國。」
(3).四境。《管子·問》:「官府之藏,彊兵保國,城郭之險,外應四極。」 尹知章 註:「四極,謂國之四鄙也。」 漢 晁錯 《對賢良文學策》:「四極之內,舟車所至,人跡所及,靡不聞命,以輔其不逮。」 清 徐昂發 《經廣武城》詩:「四極失所制,關塞起龍爭。」
(4).古代神話傳說中四方的擎天柱。《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蒼天補,四極正。」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頒示百官廷臣謝表》:「新煉 媧妃 之石,玉清仍是九層;更築 共工 之山,坤維安於四極。」
(5).古代天文學名詞。指日月周行四方所達的最遠點。《周髀算經》卷下:「凡日月運行,四極之道。」 趙爽 註:「運,周也。極,至也,謂外衡也。日月周行四方,至外衡而還,故曰四極也。」 元 揭傒斯 《銅儀》詩:「飛龍纏四極,黃道界中天。」
(6).指四肢。《素問·湯液醪醴論》:「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王冰 註:「四極言四末,則四肢也。」 清 顧炎武 《將遠行作》詩:「神明運四極,反以形骸拘。」
方朔
漢 東方朔 的省稱。其為人詼諧善辯,相傳為歲星化身,有偷仙桃、騎步景駒、獻風聲木等傳說。事見 漢 郭憲 《東方朔傳》。 唐 蔣防 《玄都樓桃》詩:「紅輭滿枝須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將。」 明 何景明 《田子行》:「 漢王 不好 相如 賦, 方朔 誰知是歲星。」 明 徐渭 《對明篇》:「詼諧 漢 庭 方朔 老,如聞永謝 長安 道。」
詼談
戲謔談笑。
至尊
(1).最尊貴,最崇高。《荀子·正論》:「天子者埶位至尊,無敵於天下。」 漢 班固 《白*虎通·號》:「或稱天子,或稱帝王何?以為接上稱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稱帝王者,明位號天下至尊之稱,以號令臣下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君父至尊,在三罔極。」
(2).至高無上的地位。多指君、後之位。 漢 賈誼 《過秦論上》:「及至 始皇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 周 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漢書·路溫舒傳》:「陛下初登至尊,與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統。」《東觀漢記·明德馬皇后傳》:「有司奏立 長秋宮 ,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 馬貴人 德冠後宮。』遂登至尊。」
(3).用為皇帝的代稱。《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今遣使者承至尊之命,送蠻夷之賈。」 唐 杜甫 《石筍行》:「惜哉俗態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一》:「近年財空虛,大吏告民窮,而至尊憂帑匱。」
梅堯臣名句,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