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應安隱青蓮足,便學蹁躚病鶴形

趙庚夫病足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庚夫的《病足》

全文:
老病侵陵藥不靈,雪窗燈火冷如螢。
未應安隱青蓮足,便學蹁躚病鶴形
意蛩夢中輕獻璞,怒思天上去鞭霆。
露華不泡何堪惜,獨念名山未遍經。

趙庚夫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未應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味在,未應山海混漁樵。”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仕未應遲。高風輕借便,一鶚看橫飛。”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唐 王維 《聽宮鶯》詩:“遊子未應返,為此始思鄉。” 宋 蔡伸 《念奴嬌》詞:“雲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日,未應此段奇絶。”

(4).不應當。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爾,胡為遽如斯?”

安隱

(1).安穩。安定;平靜。《詩·大雅·緜》“迺慰迺心” 漢 鄭玄 箋:“民心定,及安隱其居。”《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莊嚴國土,人民熾盛,安隱快樂。” 清 龔自珍 《發天心文》:“我生天上,寂然安隱,得諸三昧。” 章炳麟 《四惑論》:“若更有知幸福之妄者,則當為人類斷其追求無已之心,使歸安隱,而竭能盡智以謀形質者,其可以已矣。”

(2).安穩。平安。 晉 王凝之 《與庾氏女書》:“得 郗中書 書,説汝勉難安隱,深慰懸心。”《太平廣記》卷一一○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中夜,見一道人,法服持錫,示以途徑,遂得還路,安隱至家。” 唐 杜甫 《投簡梓州幕府兼簡韋十郎官》詩:“幕下郎官安隱無?從來不奉一行書。” 宋 葉適 《題歐公書河豚詩後》:“因 仲止 寄此刻,謾題以當一笑。久別,安隱。”按,“隱”、“穩”古今字。參閱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說字十一》。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子*宮。”(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蹁躚

形容旋轉的舞姿

鶴形

鶴的形態。形容人形體清瘦。 唐 李翱 《贈藥山高僧惟儼》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宋 劉克莊 《木蘭花慢·漁父》詞:“海濱蓑笠叟,駝背曲,鶴形臞。” 明 林兆珂 《病起漫成》詩:“鶴形寧怯瘦,龍性故難馴。”

趙庚夫名句,病足名句

詩詞推薦

未應安隱青蓮足,便學蹁躚病鶴形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