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

杜甫謁文公上方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謁文公上方》

全文:
野寺隱喬木,山僧高下居。
石門日色異,絳氣橫扶疏。
窈窕入風磴,長蘆紛卷舒。
庭前猛虎臥,遂得文公廬。
俯視萬家邑,煙塵對階除。
吾師雨花外,不下十年餘。
長者自布金,禪龕只晏如。
大珠脫玷翳,白月當空虛。
甫也南北人,蕪蔓少耘鋤。
久遭詩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與螻蟻,同盡隨丘墟。
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價重百車渠。
無生有汲引,茲理儻吹噓。

杜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杜甫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書法作品欣賞
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第一義

(1).佛教語。指最上至深的妙理。也稱第一義諦、真諦、勝義諦。與世諦、俗諦或世俗諦對稱。《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一義者是聖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是聖智內自證境,非言語分別智境。言語分別不能顯示。”《壇經·付囑品》:“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唐 杜甫 《謁文公上方》詩:“願聞第一義,迴向心地初。”

(2).泛指最為重要的道理。 明 羅洪先 《論學書》:“力行是 孔 門第一義。”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五》:“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

回向

佛教語。謂迴轉自己的功德,趨向眾生和佛果。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俱識還源,竝知回向。”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能吃酒,會噇齋,吃得醺醺醉,便去摟新戒。講經和回向,全然尷尬。”《西遊記》第一百回:“待交了經,就來與你回向也。”

(1).回首面向。《書·召誥》“面稽天若” 孔穎達 疏引 漢 鄭玄 曰:“面,猶迴向也。”

(2).佛教語。謂迴轉自己的功德,趨向眾生和佛果。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之七:“歸心游太極,迴向入無名。” 倪璠 註:“《維摩詰經》:‘志當安住,方便迴向。’…… 僧肇 曰:‘迴彼雜行,向於一乘,此迴向心也。’” 隋 王胄 《臥疾閩越述淨名意詩》:“復藉大因緣,勉以深迴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只有其中一篇《歸天返地》,視人生觀似乎和佛法的回向相仿佛。”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語。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萬法,如地能長萬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

願問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杜甫《謁文公上方》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朱子全書·學二》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鏡花緣》

(3) 心情,心境

心地輕鬆

(4) 心胸、氣量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紅樓夢》

杜甫名句,謁文公上方名句

詩詞推薦

  • 新灘阻風

    鄧深宋代〕高浪驚人處,新灘複眼中。雖無曳尾淖,奈有打頭風。秉燭破春闇,看山坐雨蒙。終朝收足坐,兀兀與僧同。
  • 苦寒

    董嗣杲宋代〕陰崖月餘雪未消,春入富池江上遙。寒林萬木絕枝葉,終日強欲收墮樵。古屋羈人鬢蕭蕭,三冬暖曲無炭燒。掘地
  • 春日遣興二首

    張耒宋代〕日烘煙柳軟於絲,桃李成塵綠滿枝。芳草有情隨處好,落花無賴信風吹。關心傷感知何處,過眼芳菲能幾時。一病
  • 無盡橋

    郭印宋代〕曳杖徜徉去,仙家洞府中。寒流清自繞,幽徑密相通。著處亭皆穩,看來景不同。是名無盡藏,具眼悉和融。
  • 上范質公先生·其三

    申佳允明代〕倚伏飛潛願力能,雍雍鳳鳥九霄層。孤臣折檻原無黨,眾正彈冠賴有朋。廊廟此時瞻北斗,秦淮久已掛秋罾。蕭蕭
  • 開先漱玉亭

    蘇軾宋代〕高岩下赤日,深谷來悲風。擘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亂沫散霜雪,古潭搖清空。余流滑無聲,快瀉雙石谼。我來
  • 寄張籍

    孟郊唐代〕夜鏡不照物,朝光何時升。黯然秋思來,走入志士膺。志士惜時逝,一宵三四興。清漢徒自朗,濁河終無澄。舊愛
    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 詩詞名句
  • 意難忘後

    王錂明代〕老旦上:秋雲外。曉風前。聽砧杵催寒。作望二旦喜介:好了。女孩兒起得了。喜重簾深處。並倚香肩。
  • 驟雨宿香步

    黃彥平宋代〕阿香被召雷挾輈,飛廉受職雲隨宇。冥官鬼伯俱奔走,東風作惡神靈雨。山長已自疲犖确,泥深況復愁沮洳。夜投
  • 將之上京別淮南書記李侍御

    朱慶餘唐代〕心地偶相見,語多為別難。詩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逢石自應坐,有花誰共看。身為當去雁,雲盡到長安。
    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 詩詞名句
願聞第一義,回向心地初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