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佚名的《導引》
全文: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
遙望白雲鄉。
簫笳淒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
聖神昭穆盛重光。
寶室萬年藏。
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簫笳
管樂器名。笳即胡笳。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若夫觴酌凌波於前,簫笳發音於後。”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須臾醉起簫笳發,空見紅旌入白雲。” 宋 蘇舜欽 《游南內九龍宮》詩:“簫笳迭終日,旌仗展無窮。”
淒咽
(1).悲傷嗚咽。《太平廣記》卷二八一引 唐 無名氏《河東記·獨孤遐叔》:“ 遐叔 悵然悲惋,謂其妻死矣,速駕而歸,前望其家,步步悽咽。”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慰西溟》詞:“何事添悽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湼。”
(2).形容聲音悲涼嗚咽。 宋 蘇軾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詩之一:“吏民莫扳援,歌管莫悽咽,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吹管時,其聲悽咽。”
形容聲音悲涼嗚咽。 宋 張鎡 《滿庭芳·促織兒》詞:“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淒咽悲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剖卻心肝今置地,問 華佗 解我腸千結,追往恨,倍淒咽。”
形容聲音悲涼嗚咽。 唐 孟郊 《汝墳蒙從弟楚材見贈時郊將入秦楚材適楚》詩:“ 汝水 忽淒咽, 汝 風流苦音。” 清 陳維崧 《解連環·暮秋看窗前杏花》詞:“只夜涼難禁,露重誰忺,蛩語淒咽。” 吳組緗 《山洪》三五:“後面山上一隻貓頭鷹放膽的怪叫著,遠近樹林裡杜鵑的啼聲零落而淒咽。”
天闕
(1).天上的宮闕。 南朝 宋 顏延之 《為織女贈牽牛》詩:“慚無二媛靈,託身侍天闕。”
(2).天子的宮闕,亦指朝廷或京都。《宋書·桂陽王休范傳》:“便當投命有司,謝罪天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在 烏場國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還天闕。” 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暫從相公平小寇,便歸天闕致時康。” 清 吳偉業 《題崔青蚓洗象圖》詩:“十丈黃塵向天闕,霜天夜踏宮牆月。”
(3).指兩峰對峙之處。因其形似雙闕,故稱。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宮;南望 牛頭 ,方稱天闕。” 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 仇兆鰲 注引 韋述 《東都記》:“ 龍門 號雙闕,與大內對峙,若天闕然。”
(4).星名。《史記·天官書》:“兩河、天闕間為關梁。”
成行
指旅行、出訪等出發上路;啟程旅行
年底恐難成行
佚名名句,導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