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此來深有意,豈專泉石癖膏肓

李昴英同劉朔齋洲蒲澗謁菊坡祠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昴英的《同劉朔齋洲蒲澗謁菊坡祠》

全文:
曉隨絲轡飯僧坊,丞相祠堂一瓣香。
試問神仙蒲九節,何如名德菊孤芳。
高山仰止堪模楷,百世聞之尚激昂。
我輩此來深有意,豈專泉石癖膏肓

李昴英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我輩

我等,我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 作《天台賦》成,以示 范榮期 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輒云:‘應是我輩語。’”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造幽無人境,發興自我輩。”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若內翰不諱,我輩豈忍獨生?” 魯迅 《熱風·隨感錄五十四》:“這許多事物擠在一處,正如我輩約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開飯店一般,即使竭力調和,也只能煮個半熟。”

有意

(1) 故意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2) 有心思

有意幫忙

石癖

愛石的癖好。 宋 杜綰 《雲林石譜·袁石》:“ 臨江 士人 魯子明 有石癖,嘗親訪其處,以漁舟載歸 瀟灘 ,列置所居。” 清 黃雲 《諸九鼎<石譜>跋》:“今 惕庵 有石癖,曰:自今以往,從子言,亦請以石癖署軒額可也。” 蔡有守 《師子林》詩:“吾生有石癖,聞之安可禁。”

膏肓

(1).古代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預 註:“肓,鬲也。心下為膏。”後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 宋 朱熹 《題謝少卿藥園》詩之二:“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郁達夫 《自述》詩之五:“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

(2).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世說新語·儉嗇》“ 王戎 儉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隱 《晉書》:“ 戎 性至儉,不能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人謂為膏肓之疾。”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忽捧教命,乃知幸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沒,復起為人。” 清 錢謙益 《與卓去病論經學書》:“猶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學之膏肓,而起其廢疾也。”

(3).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魏晉南北朝墓誌集釋·隋卞鑒暨妻劉氏墓誌》:“神都之陽,天闕之下,地乃膏肓,縣連 京雒 。” 唐 張祜 《感河上兵》詩:“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明 史可法 《請尊上權化水火疏》:“今憂時憤慨者,謂文官愛錢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錢,二語真切中膏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為弦韋。”

(4).中醫針灸穴位名。《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膀胱經分寸歌》:“魄戶膏肓與神堂。”註:“從魄戶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

李昴英名句,同劉朔齋洲蒲澗謁菊坡祠名句

詩詞推薦

我輩此來深有意,豈專泉石癖膏肓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