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呂岩的《又記》
全文:
數載性樂幽幽,性*欲逃寒暑性逼。
不求名與利,猶恐身心役。
苦志慕黃庭,殷勤求道跡。
陰功暗心修,善行長日積。
世路果逢師,時人皆不識。
我師機行密,懷量性孤僻。
解把五行移,能將四象易。
傳余造化門,始悟希夷則。
服取兩般真,從頭路端的。
烹煎日月壺,不離乾坤側。
至道眼前觀,得之元咫尺。
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
推倒玉性,迸出黃金液。
緊把赤龍頭,猛將驪珠吸。
吞歸臟腑中,奪得神仙力。
妙號一黍珠,延年千萬億。
同途聽我吟,與道相親益。
未曉真黃芽,徒勞游紫陌。
把住赤烏魂,突出銀蟾魄。
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測。
三天應有路,九地終無厄。
守道且藏愚,忘機要混跡。
群生莫相輕,已是蓬萊客。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至道
(1).指最好的學說、道德或政治制度。《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表記》:“道有至,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 鄭玄 註:“此讀當言‘道有至,有義,有考’,字脫一有耳。” 陳澔 集說引 應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渾而無跡,故得其渾全精粹以為王。”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萬類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無匱於心。”
(2).最高的原則、準則。《荀子·儒效》:“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寳,以養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謂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莊子·在宥》:“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漢 牟融 《理惑論》:“﹝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無遺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實貴寂寞,佛家豈好言乎!”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讀釋氏經,亦能了其深義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司命府丞》:“及見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長跪傳至道。”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農舍
(2) 目前,當前或面臨
眼前的問題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呂岩名句,又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