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與正輔游香積寺》
全文: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
此峰獨蒼然,感荷佛祖力。
茯苓無人采,千歲化琥珀。
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我豈無長鑱,真贗苦難識。
靈苗與毒草,疑似在毫髮。
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
山僧類有道,辛苦常谷汲。
我慚作機舂,鑿破混沌穴。
幽尋恐不繼,書板記歲月。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松竹
(1).松與竹。亦以喻節操堅貞。 南朝 梁元帝 《與劉智藏書》:“山間芳杜,自有松竹之娛;巖穴鳴琴,非無薜蘿之致。”《南史·張沖傳》:“ 房長渝 謂 孜 曰:‘前使君忠實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盜而死遂求殺盜者而為之妻或責其失貞行之節不伏》:“ 辛氏 姑務雪寃,靡思違禮。勵釋憾之志,將殄雚蒲;蓄許嫁之心,則乖松竹。”
(2).喻節操堅貞的賢人。《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潛魚擇淵,高鳥候柯;赫赫三雄,並迴乾軸,競收杞梓,爭采松竹。” 呂向 註:“松竹,貞堅也,並比於賢人也。”
火厄
猶火災。 晉 王嘉 《拾遺記·蜀》:“君財寳可支一世,合遭火厄。” 金 劉從益 《戲答侯威卿覓墨》詩:“萬松火厄化緇塵,依舊 徂徠 雪裡春。”《三國演義》第四九回:“火厄盛時遭水厄,棒瘡愈後患金瘡。” 清 梁恭辰 《勸戒三錄·救難巧報》:“昔遭火厄,幸遇一士子擲一衣,得蔽體而歸。”
蘇軾名句,與正輔游香積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