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癸巳歲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濟艱食因成》
全文:
吾家謂侄非常兒,自幼讀書嘗下帷。
平居事母盡孝道,力供子職曾無違。
辛勤農畝三十載,頓立門戶成家肥。
恥同流俗事驕吝,好賢樂業常怡怡。
聞人急難知在己,見義踴躍無不為。
造橋砌路未為德,折券釋逋未足奇。
究其存心用意處,尤在邑人艱食時。
此邑山多土田少,民貧自昔難支持。
其間歲收數百斛,已為富室他可知。
況復今年苦亢旱,州里遠近鹹告飢。
田疇彌望總如燎,細民未免俱流移。
縱使人能保常產,亦復有甑無米炊。
雖幸朝家行賑濟,正恐未能遍群黎。
往往傾村走山谷,荷鋤掘地尋蕨萁。
取根為粉雖可飽,食之既久人亦羸。
春來必至生疫癘,死填溝壑夫何疑。
吾侄見之軫憂惻,首議倡率輸家貲。
既捐青蚨二百萬,猶恨糴貴難療飢。
庾中僅存二千石,一旦傾倒盡散之。
此心但欲濟隣里,身外浮名非所希。
吁嗟薄俗務貧鄙,計較升鬥爭刀錐。
徒知富有可潤屋,豈慮人怨親戚離。
有如吾侄為此舉,吾鄉自古應亦稀。
小惠所施固未博,風義自足洗澆漓。
儻使人人皆若爾,千里豈復憂餒時。
第願吾侄廣此意,所為盡從今日推。
陰功在人天心報,會俾爾壽膺繁禧。
梓里遺芳傳未艾,世有子孫攀桂枝。
豈惟同里共歆艷,亦使吾侄增光輝。
老夫無以示旌勸,聊為吾侄題此詩。
參考注釋
必至
(1).指事理的必然歸向。《戰國策·齊策四》:“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2).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堅決。《漢書·蒯通傳》:“ 孟賁 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後因以借指童子。 宋 葉適 《始論一》:“故以一取百,帝王之慮也;以一取十,伯強之慮也;以一取一,必至之慮也。”
疫癘
瘟疫。急性傳染病的通稱
那知水災之後,繼以旱蝗疫癘,死者塞街填巷,慘不可言。——《石點頭》
填溝壑
死的自謙說法。人死埋於地下,故稱“填溝壑”
未填溝壑而托之。——《戰國策·趙策》
吳芾名句,癸巳歲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濟艱食因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