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葉茵的《再韻賀可山新生彌月》
全文:
人夸旌表舊門閭,梅長新枝鶴長雛。
八葉可提和靖印,十箱須讀阿宜書。
誕彌厥月生無害,積善之家慶有餘。
準擬一饕湯餅供,奈何逢疾似相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準擬
(1).遵循;模仿。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其有才思者之為之也,猶善於依因機會,準擬體例,引古喻今,言微理舉,雅而可笑,中而不傷。”《南史·裴松之傳》:“有司奏太子婚,納徵用玉璧虎皮,未詳何所準擬。” 宋 岳珂 《桯史·八陣圖詩》:“斑斑猶在 杲卿 髮,離離未落 張巡 齒,愛惜微軀欲安用,有臣如此難準擬。”
(2).希望;料想。 唐 白居易 《種柳三詠》:“從君種楊柳,夾水意如何?準擬三年後,青絲拂緑波。” 唐 劉得仁 《悲老宮人》詩:“白髮宮娃不解悲,滿頭猶自插花枝;曾緣玉貌君王寵,準擬人看似舊時。” 宋 王沂孫 《高陽台》詞:“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準擬春來消寂寞。愁風愁雨,翻把春擔擱。”
(3).準備;打算。 唐 韓愈 《北湖》詩:“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金 元好問 《白屋》詩:“明年準擬 萊蕪 住,寄謝東鄰 范史雲 。” 明 高明 《琵琶記·寺中遺像》:“奴家準擬今日抄化幾文錢鈔,就此追薦公婆。誰知撞著這兩個風子,攪鬧了一場。” 林學衡 《寓言》詩之一:“吟成準擬凌風去,一葉飄然向十洲。”
(4).準定;一定。 宋 張孝祥 《西江月·黃陵廟》詞:“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 岳陽樓 上。” 明 徐霖 《繡襦記·正學求君》:“嘉言敢忘,喜青雲有路終須上,鳳凰雛準擬朝陽。”
(1).料想;打算;希望。 唐 白居易 《不準擬》詩之二:“不準擬身年六十,遊春猶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詞·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魚水,是前世因緣,兩情準擬過千年。” 宋 王安石 《耿天騭許浪山千葉梅見寄》詩:“聞有名花即謾栽,殷勤準擬故人來。” 清 陳維崧 《賀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詞:“準擬東風來歲好,屏當春衫細馬,看士女鞦韆笑打。”
(2).準備;安排。 唐 元稹 《董逃行》:“縫綴難成裁破易,何況曲針不能伸巧指,欲學裁縫須準擬。”《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太子國中第二貴,出入百司須準擬,因何從騎不過十,聳轡途程來至此?”
(3).舊時公文用語。謂批准下級的擬議。《元典章·朝綱·省部減繁格例》:“如已斷(案)公當,別無枉屈,準擬施行。”
湯餅
(1).水煮的麵食。《釋名·釋飲食》:“蒸餅、湯餅、蠍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初學記》卷二六引 晉 束晳 《餅賦》:“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 宋 黃朝英 《緗素雜記·湯餅》:“余謂凡以麪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羹湯者,有‘湯餅’之意存焉。古無‘麵’字,凡麺食一概都叫作‘餅’。”
(2).指湯餅會。 清 胡鳴玉 《訂訛雜錄·湯餅》:“生兒三日會客,名曰湯餅。” 清 唐孫華 《賀王冰庵太守納姬》詩之二:“明年湯餅應呼我,帶醉題麞一笑譁。”參見“ 湯餅會 ”。
奈何
(1) 怎么辦
無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 又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於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於酒肆。——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4) 懲治;對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相如
相同;相類。《墨子·備城門》:“﹝門﹞廣八尺,為之兩相如。” 孫詒讓 間詁:“謂門左右兩扇同度。”《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厥土之膏,畝價一金,田田相如。” 李賢 註:“相如,言地皆沃美相類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總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難道真箇俺巾幗輩便於時無補。”
葉茵名句,再韻賀可山新生彌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