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胡宏的《和馬大夫闢佛五首》
全文:
三綱亡有辨夷華,一處分明萬不差。
可怪棄君逃父客,妄談心印自雄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可怪
令人詫異。《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劉將軍 生平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 宋 蘇軾 《上韓太尉書》:“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戮力於王事,而不敢為非常可怪之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慢》詞:“可怪近來,傳語也無箇。”
妄談
猶妄言,胡說。《後漢書·竇融傳》:“多能採取虛偽,誇誕妄談,令忠孝失望,傳言乖實。” 唐 李白 《雪讒詩贈友人》:“如或妄談,昊天是殛。” 明 李贄 《復鄧鼎石書》:“若曰:‘救荒無奇策’,此則俗儒之妄談,何可聽哉!” 沉鈞儒 《<申屠氏>序言》:“電影藝術,余絶無研究,不敢妄談。”
心印
(1).佛教禪宗語。謂不用語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證,以期頓悟。《壇經·頓漸品》:“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 唐 韓偓 《江岸閒步》詩:“立談禪客傳心印,坐睡漁師著背蓬。” 宋 王禹偁 《寄贊寧上人》詩:“眉毫久別應垂雪,心印休傳本似灰。”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三折:“心印非遙,只在本來還照。回頭早,認得胎胞儘,四大皆安好。”
(2).理學家藉以指對聖人學說在心性上的領會。 明 王守仁 《<大學>問》:“此格致誠正之説,所以闡 堯 舜 之正傳而為 孔氏 之心印也。”
(3).泛指內心有所領會。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記》:“而二美意皆屬予,微露拒 程 之意, 程子 亦心印。”
(4).心心相印。 沉從文 《菜園》:“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傳。”
(5).拆字術。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論氣韻非師》:“且如世之相押字之術,謂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與心合,是之謂印。爰及萬法,緣慮施為,隨心所合,皆得名印。”
自雄
自豪;自以為了不起。 明 方孝孺 《贈王時中序》:“ 趙括 以善兵自雄,一戰而喪軍殺將,犯兵法所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 王 即慨然誦近體一作,顧盼自雄。”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三:“他自己很以辯才自雄,但他的聲音非常尖銳,語調非常不自然。”
胡宏名句,和馬大夫闢佛五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