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舊遊》
全文:
無數。
花間石室可容車,流蘇寶蓋窺靈宇。
何年霹靂起神物,玉棺飛出王喬墓。
當時醉臥動千日,至今石縫余糟醑。
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誰作主。
手植數松今偃蓋,蒼髯白甲低瓊戶。
我來取酒酹先生,後車仍載胡琴女。
一聲冰鐵散岩谷,海為瀾翻鬆為舞。
爾來心賞復何人,持節中郎醉無伍。
獨臨斷岸呼出日,紅波碧巘相吞吐。
徑尋我語覓餘聲,拄杖彭鏗叩銅鼓。
長篇小字遠相寄,一唱三嘆神淒楚。
江風海雨入牙頰,似聽石室胡琴語。
我今老病不出門,海山岩洞知何許。
門外桃花自開落,床頭酒瓮生塵土。
前年開閣放柳枝,今年洗心參佛祖。
夢中舊事時一笑,坐覺俯仰成今古。
願君不用刻此詩,東海桑田真旦暮。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風海
(1).風和海濤;風向和海潮。《北齊書·文宣帝紀》:“逮光統前緒,持衡匡合,華戎混一,風海調夷,日月光華,天地清晏。” 唐 李百藥 《鸚鵡賦》:“候風海而作貢,備黼黻以成章。”
(2).指刮著風的大海。 宋 晁補之 《謁岱祠即事》詩:“高舉躐風海,深蟠跆火輪。”
牙頰
牙齒和頰輔。亦指嘴巴。 唐 陸龜蒙 《寒泉子對秦惠王》:“ 秦 亦厭戰,雖鼓牙頰,未能吞諸侯。” 宋 蘇軾 《雨後行菜》詩:“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頰響。”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剽竊其語,置牙頰間以誑惑人聽。”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胡琴
弦樂器之一,把系有馬尾的竹弓置於兩根弦之間,弦固定於蒙覆蛇皮的竹筒上,演奏時馬尾摩擦琴弦而發聲,如板胡、二胡等
胡琴琵琶與羌笛。——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蘇軾名句,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舊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