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羅與之的《林深》
全文:
林深氛雜不相關,眾建芳馨兩廡間。
月榭琴彈新制曲,曉窗畫展舊遊山。
淒涼風滿竹十個,的皪春歸梅一班。
可笑野人無擊累,機心猶在釣魚灣。
參考注釋
淒涼
(1) 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悲涼
字字淒涼
的皪
光亮、鮮明貌。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晉 左思 《魏都賦》:“丹藕凌波而的皪,緑芰泛濤而浸潭。” 宋 范成大 《雨後田舍書事》詩:“熟透晚梅紅的皪,展開新籜翠扶疎。” 清 汪懋麟 《元夜禁中觀放煙火歌》:“步輦從容出復道,華燈的皪明春宵。”參見“ 的礰 ”。
春歸
(1).春天來臨。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四:“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唐 李山甫 《賀邢州盧員外》詩:“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唐 滕邁 《春色滿皇州》詩:“藹藹復悠悠,春歸十二樓。”
(2).春去;春盡。 唐 白居易 《送春》詩:“三月三十日,春歸日復暮。” 宋 黃庭堅 《清平樂》詞之一:“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宋 辛棄疾 《杏花天·無題》詞:“有多少、鶯愁蝶怨;甚夢裡、春歸不管。”
(3).春時回來。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內》詩:“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 豫章 書。” 唐 李嘉祐 《送張惟儉秀才入舉》詩:“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
一班
(1).表數量。用於人群。常含貶意。《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也有一班妒忌 魏生 少年登高科的,將這樁事,只當做風聞言事的一個小小新聞,奏上一本。” 元 無名氏 《度翠柳》第二折:“待我辭別那一班兒姊妹兄弟,就跟的去。”《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進到廳上,一夥人在那裡圍著一張桌子賭*錢, 潘三 駡道:‘你這一班狗才,無事便在我這裡胡鬧!’”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可是一班別有心腸的人們,便竭力來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一絲樂趣。”
(2).古代官吏等級,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為貴;轉則進一班,黜則退一班。見《隋書·百官志上》。
(3).謂同一朝列。一列為一班。 宋 秦觀 《次韻宋履中近謁大慶退食館中》:“翠華初到殿中間,三館諸儒共一班。”《宋史·禮志十五》:“同天節上壽班,自今樞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以上共作一班,進酒一醆。”
(4).同一批。《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時同 安老爺 一班兒揀發的十二人。”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 蘇軾 《洞庭春色賦》:“悟此生之泡幻,藏千里於一班。”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四·上楊提台稟帖》:“某把總自到汛以來,既未嘗郭外查點,且終月不聞夜出,此耽逸之一班矣。”
(6).一般,一樣。 宋 蘇軾 《九日袁公濟有詩次其韻》:“古來靜治得清閒,我愧真常也一班。”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海淀》:“燈與名園總一班,峰巒層疊水潺湲。” 清 萬玉卿 《瀟湘怨·醒玉》:“一半是有情兒,一半是無情鬼,一班兒形骸髮齒,一班兒胎卵毛皮。”
(7).猶一番。《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 馮公 見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警世通言·范鰍兒雙鏡重圓》:“ 呂公 見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8).指軍隊中的一個基層單位、學校中的一個班級,或因工作與學習而編成的一個班組。舊時亦指一個戲劇團體。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每學量童生多寡,分四班,每日輪一班歌詩。”
羅與之名句,林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