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韋應物的《送褚校書歸舊山歌》
全文: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歸山。
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還。
方稱羽獵賦,未拜蘭台職。
漢篋亡書已暗傳,嵩丘遺簡還能識。
朝朝待詔青鎖闈,中有萬年之樹蓬萊池。
世人仰望棲此地,生獨徘徊意何為。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間星歲改。
藏書壁中苔半侵,洗藥泉中月還在。
春風飲餞灞陵原,莫厭歸來朝市喧。
不見東方朔,避世從容金馬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宋· 周敦頤《愛蓮說》
仰望
(1) 抬頭向上看
(2) 敬仰而有所期望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韋應物名句,送褚校書歸舊山歌名句
名句推薦
說道浙江人不信,向南全似越州山
方武子《題龍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