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旬慮十七韻呈同舍》
全文:
府官無旬休,慮問乃游息。
詔書禁從詣,不捨始朝食。
緩帶對藜羹,下箸免促迫。
門前吏卒散,卻掃謝來客。
北軒有藤床,今晨始拂拭。
蓬髮亂宜梳,霜髭間可摘。
開囊曬藥物,發笥出書冊。
菊畦親灌浸,茶器自涓滌。
於時孟秋末,天晴色紺碧。
林葉雖未零,風聲已淅瀝。
神明還九藏,清氣襲百脈。
征夫解甲冑,疲馬脫羈鞫。
蜚鳥開樊籠,跳魚出鼎鬲。
形骸盡我有,不復為物役。
中非久安逸,幸得少頃適。
訟庭止敲扑,咫尺異喧寂。
明朝不能然,危盼愁月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神明
(1) 神靈;神祗
那個被他奉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譴責過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頓颯爽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3) 英明;聖明
皆頌其神明
九藏
(1).人體中的九種內臟。《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 賈公彥 疏:“正藏五者,謂五藏。肺、心、肝、脾、腎,並氣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稱。又有胃、旁胱、大腸、小腸者,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為九藏也。”
(2).泛指內臟。 唐 獨孤及 《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豈五藥乖養,九藏失節,以及此乎?” 宋 司馬光 《旬慮十七韻呈同舍》:“神明還九藏,清氣襲百脈。”
(3).形髒和神髒的合稱。《素問·六節藏象論》:“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王冰 註:“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形分為藏,故以名焉。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腎也。神藏於內,故以名焉。”
清氣
(1).天空中清明之氣。《楚辭·九歌·大司命》:“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 王逸 註:“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氣御持萬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閒燕常談》:“天下清氣,無南北之異。”《負曝閒談》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氣撲人,輪聲歷碌,鳥語繁碎,別有一番光景。”
(2).引申為光明正大之氣。 南朝 宋 王僧達 《答顏延年》詩:“崇情符遠跡,清氣溢素襟。”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氣,都做了江山之秀。”
(3).猶冷靜,冷清。 明 李贄 《答周友山書》:“ 無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氣。”
(4).猶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公子便問:‘此女是那裡來的?’酒保説:‘這是 一秤金 家丫頭 翠香 翠紅 。’三官道:‘生得清氣。’”
(5).猶閒氣。《西遊記》第十八回:“那人掙不脫手,氣得亂跳道:‘蹭蹬!蹭蹬!家長的屈氣受不了,又撞著這個光頭,受他的清氣!’”
百脈
人身各條血脈。《淮南子·泰族訓》:“百脈九竅,莫不順比。” 宋 范仲淹 《君以民為體賦》:“調百姓而如調百脈,何患糾紛。” 宋 司馬光 《旬慮呈同舍》詩:“神明還九藏,清氣襲百脈。”
司馬光名句,旬慮十七韻呈同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