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將白髮對蒼巘,魯人不厭東家丘

蘇軾木山(並敘)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木山(並敘)》

全文:
吾先君子嘗蓄木山三峰,且為之記與詩。
詩人梅二丈聖俞見而賦之,今三十年矣。
而猶子千乘又得五峰,益奇,因次聖俞韻,使並刻之其側。
木生不用回萬牛,願終天年仆沙洲。
時來幸逢河伯秋,掀然見怪推不流。
蓬婆雪嶺巧雕鎪,蟄蟲行蟻為豪酋。
阿鹹大膽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
城中古沼浸坤軸,一林瘦竹吾菟裘。
二頃良田不難買,三年榿木行可槱。
會將白髮對蒼巘,魯人不厭東家丘

蘇軾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魯人

(1). 魯國 人。《禮記·檀弓下》:“ 魯 人有 周豐 也者。”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 魯 人晨哭,而 顏淵 察其生離。”

(2).特指 孔子 。 明 張文邦 《署感知編後》詩:“何當中道絶,麟喪 魯 人憐。”

(3).愚笨、魯鈍的人。《左傳·文公十五年》:“魯人以為敏。” 孔穎達 疏:“魯人,魯鈍之人。”《禮記·檀弓下》:“ 容居 ,魯人也,不敢忘其祖。” 鄭玄 註:“魯,魯鈍也。” 明 高啟 《秋日江居寫懷》詩之七:“薄俗相輕吾敢怨,魯人猶自笑東家。”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東家丘

據《孔子家語》載, 孔丘 的西鄰不知 孔丘 的才學出眾,輕蔑地稱之為“東家丘”。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所以 魯 人謂 孔子 為東家 丘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讒去魯》詩:“ 宋 人不辨玉, 魯 賤東家 丘 。”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傳記夫子神怪》:“夫子方無恙之日,伐木於 宋 ,削跡於 衛 ,窮於 商 周 ,阨於 陳 蔡 ,人以為是東家 丘 也。”後常用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識者的典故。《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太祖 征 吳 , 原 從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別傳》:“ 崧 曰:‘ 鄭君 學覽古今,博聞彊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 鄭 為東家 丘 者也。’ 原 曰:‘君謂僕以 鄭 為東家 丘 ,君以僕為西家愚夫耶?’”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唐人選唐詩》:“余謂 李 杜 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在當日亦東家 丘 耳。或遭擯棄,初不足怪。”亦省稱“ 東丘 ”。 唐 嚴維 《餘姚祗役奉簡鮑參軍》詩:“知己欲依 何水部 ,鄉人今正賤東 丘 。”

蘇軾名句,木山(並敘)名句

詩詞推薦

會將白髮對蒼巘,魯人不厭東家丘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