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訪隱者不遇》
全文:
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時數點。
蘭亭在眼久不到,每對湖山輒懷歉。
雅聞其下有隱士,漠漠孤煙起松崦。
獨攜拄杖行造之,枳籬數曲柴門掩。
笛聲尚斤人已遯,日啜薄糜終不貶。
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參考注釋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枳籬
枳木籬笆。《晉書·成都王穎傳》:“ 穎 乃造棺八千餘杖,以 成都 國秩為衣服,斂祭,葬於 黃橋 北,樹枳籬為之塋域。” 唐 韓偓 《南安寓止》詩:“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籬茅廠共桑麻。”
柴門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陸游名句,訪隱者不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