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鳳的《翠微樓對竹會飲》
全文:
縹渺鼎烹矜大嚼,西家呼廬賽乳酷。
肉食那知儒素風,似君臭味將無同。
知我山齊少白粲,隨時易辦松花飯。
佐食投筋毋乃饞,筠籠新掘來幽岩。
封題遙寄四五尾。
歆然解剝出肌理。
和以芹根及薤芽,醯鹽澹著香無涯。
黃虀脫粟絕滓膩,得此加餐檢殘笥。
手把南華讀一過,詩思陡涌如春飯。
題筆酬君君莫笑,胸中成竹諧清調。
參考注釋
歆然
喜悅貌。 唐 劉禹錫 《唐故宣歙池都團練觀察使王公神道碑》:“如楩枏生於深林,未始自貴,而度材者一眄,歆然在懷,故以不爭而速售。” 宋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歆然如聞其馨香,肅然如睹其形容。”
解剝
猶剖析。《漢書·揚雄傳下》:“皆以解剝《玄》體,離散其文,章句尚不存焉。” 漢 王充 《論衡·謝短》:“解剝互錯,分明乖異。” 宋 李綱 《<易傳外篇>序》:“目為《易傳外篇》,以解剝《易》體,庶幾聖人難盡之意,或因是而可窺。”
肌理
(1).皮膚的紋理。 唐 杜甫 《麗人行》:“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清 趙翼 《問魛魚》詩:“胡為肌理如凝脂,鋒鋩似叢棘。”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且皮膚相當白,肌理相當細。”
(2).指器物、花木、果實、水土等表面的紋理。 漢 蔡邕 《彈棋賦》:“設茲文石,其夷如砥。采若錦繢,平若停水。肌理光澤,滑不可屢。” 宋 蔡襄 《荔枝譜》二:“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黃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澀,雖無酢味,自亦下等矣。” 金 党懷英 《瓊花木后土像》詩:“診材歸好事,肌理緻且堅。”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東南之土肌理橫,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
方鳳名句,翠微樓對竹會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