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齊己的《謝道友拄杖》
全文:
翦自南岩瀑布邊,寒光七尺乳珠連。
持來未入塵埃路,乞與應憐老病年。
欹影夜歸青石澗,卓痕秋過綠苔錢。
他時攜上嵩峰頂,把倚長松看洛川。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他時
(1).昔日;往時。《史記·秦始皇本紀》:“他時 秦 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 唐 杜甫 《九日》詩:“他時一笑後,今日幾人存?” 唐 杜甫 《社日兩篇》詩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時 渭 北童。”
(2).將來,以後。 宋 徐鉉 《送郝郎中為浙西判官》詩:“若許他時作閒伴,殷勤為買釣魚船。”《太平廣記》卷一四○引《廣德神異錄·僧一行》:“ 唐 開元 十五年, 一行禪師 臨寂滅,遺表云:‘他時慎勿以宗子為相,蕃臣為將。’”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辰 、 沅 、 靖 州﹞諸蠻惟犵狑頗強習戰鬭,他時或能為邊患。”
峰頂
1.亦作"峰頂"。
2.山峰的頂端。
3.喻事物發展的頂點。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天覺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洛川
洛水 。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容與乎 陽林 ,流沔乎 洛川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視 洛川 。” 唐 武平一 《雜曲歌辭·妾薄命》:“ 洛川 昔雲遇, 高唐 今尚違。”
齊己名句,謝道友拄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他時攜上嵩峰頂,把倚長松看洛川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