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水調歌頭 題西山秋爽圖》
全文: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沈。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映疏林。
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
此生著歲兩屐,誰識臥遊心。
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游處
(1).出遊和家居。借指相處,波此生活在一起。 漢 禰衡 《鸚鵡賦》:“感平生之游處,若壎篪之相須。”《南史·虞寄傳》:“ 衡陽王 既出閤,須得一人旦夕游處,兼掌書記,宜求宿士有行業者。”
(2).交遊;來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與名僧游處。”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篇一》:“﹝ 陳作新 ﹞頗工鐵筆篆刻,摹 漢 印,因得與學界游處。”
猶遊憩。 晉 潘岳 《秋興賦》:“高閣連雲,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 唐 懷素 《自敘》:“今禮部侍郎 張公 謂 ,賞其不羈,引以游處。”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八》:“余致仕後,住 南都 又五年,浮沉里巷中,與鄉人游處甚久,故知 南京 之事最詳。” 清 吳敏樹 《新修呂仙亭記》:“余雖老,不喜入城,猶願得游處亭下,如往時也。”
斜照
(1) 光線斜著照射
(2) 斜陽;夕陽
一抹
(1).猶一條;一片(用於痕跡、景物等)。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七:“一抹濃紅傍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 宋 陸游 《思故山》詩:“暮歸稚子迎我笑,遙指一抹西村煙。”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四折:“我自離了鶯花市,無半星兒點污,一抹兒瑕疵。” 清 鄭燮 《唐多令·寄懷劉道並示酒家徐郎》詞:“一抹晚天霞,微紅透碧紗,顫西風涼葉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紅色的夕照掛在那邊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帶樹葉也帶些兒金黃。” 王西彥 《黃昏》:“一陣轆轆轆轆的轟響,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漸散淡的黑煙。”
(2).一閃而過。 宋 蘇軾 《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詩:“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馬輕衫來一抹。” 宋 楊萬里 《餘乾泝流至安仁》詩:“半篙新漲滿帆風,兩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齊。《宋史·宋轍傳》:“今欲於 定西城 與 隴諾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數十里。”《金*瓶*梅詞話》第九回:“這婦人一抹兒都看在心裡。”
(4).一筆勾消。 清 楊昭 《閒止書堂集鈔跋》:“豈意對面九嶷,前言一抹,貪天功為己力,掠人美以自榮。”
(5).一直;一味。《蕩寇志》第七七回:“忽聽得喊殺之聲,一抹地追尋來,祇道你遇著歹人,卻為你同二位表兄廝殺?”《蕩寇志》第八二回:“卻説 麗卿 一抹地鎗挑劍砍,衝出重圍。”
一彈;一奏。抹,指彈奏弦樂的一種指法。謂輕輕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詩:“紅霞一抹《廣陵》春, 定子 當筵睡臉新。” 宋 歐陽修 《減字木蘭花》詞:“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賦琵琶》詞:“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一擦或一摸。《兒女英雄傳》第六回:“破這個架式是用左胳膊橫著一搪,封在面門,順著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擰,將他身子擰轉過來,卻用右手從他脖子右邊反插將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黃鶯搦嗉’。”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劉福生 用手把臉一抹,鼻子眼一緊蹙,扎撒著兩隻大手,發瘋地扭起腰來。”
疏林
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條。 南朝 宋 謝靈運 《曇隆法師誄》:“開石通澗,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齡 《途中作》詩:“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 明 劉基 《小重山》詞:“城上高樓接海赮,疎林藏不盡欲棲鴉。” 潘漠華 《草野》一:“晨光透過疏林,金黃的,燦爛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納蘭性德名句,水調歌頭 題西山秋爽圖名句